《瑜伽菩萨戒本》,绍安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五页,庚三、不敬同法戒。
我们这次所修学的戒法叫做《瑜伽菩萨戒》,「瑜伽」就是所谓的相应,就是相应于大般涅槃,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真实的如法修学《瑜伽菩萨戒》法,它的确能够引导我们彻底的离开痛苦,得到究竟的安乐。那么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够如法的奉持菩萨戒法?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奉持菩萨戒法有两个主要的法门:第一个就是所谓的根本法门,我们首先要安住在菩萨种性。安住菩萨种性主要有两个内涵:第一个就是发起坚固的菩提心,就是我们在生命当中,我们应该观察「我们只要在三界里面得一个果报,而每一个三界的受生,整个生老病死的过程都累积很多的痛苦」,所以我们透过对生命的无常跟苦谛的观察,我们内心当中生起一个出离心,我们愿意离开这三界的火宅,我们愿意去追求一个没有生老病死的涅槃境界,就是我们要受持菩萨戒,你一定要能够发起出离的心。
由这个出离心,我们进一步应该观察在整个三界的流转当中,不但是我在流转,还有无量无边的有情也在三界流转,他的生命也在承受着老病死的折磨,跟我们的痛苦是一样,而每一个有情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对我们有很大的恩惠,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但是自己求出离,我们也生起了一个要救拔众生的愿力,就是所谓的大悲心。
当我们依止出离心生起救拔一切有情的愿力,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发起坚固的菩提心,我们内心当中真实的希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来当做自己生命努力的目标。有了这个目标以后,你第一个要做的就是能够具足大乘正见,就是你对生命的真相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也就是说生命的本质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自然产生的,生命的果报不管快乐痛苦,它有它的因缘,有它因缘的力量。
这个生命是什么因缘创造的呢?为什么有些人如此的富贵、有些人如此的卑贱等等?
我们透过佛法的学习,我们知道其实生命的果报主要是由业力,「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就是由于善业的因缘而创造了安乐的果报,也由于罪业的因缘创造了痛苦的果报,所以生命是我们每一个人业力的累积所创造出来的。当我们再进一步观察业的本性,什么叫做业?其实业是由心所创造的,所以它的背后还有一个主宰者,就是心为业主,每一个的业都是由心识的引导,否则这个业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