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化矛盾。那么,为什么不折中一下,用白银来铸造银币,以人像、徽章、造币厂和验银师等戳记来确保银币的重量和成色标准统一。如此一来,货币的发行权仍握在官府手中,并且,流通货币形式、质量等的统一性,也便于商业贸易和国家赋税的征收操作,降低了货币的流通成本,同时也大大减少了货币伪造的机会。【2】
毕亨闻言,不由拍案叫绝:“这是哪位大才所出的良策,真是绝妙至极,绝妙至极!不过,何须学那些洋人,我们自己的技艺比他们何止高出百倍。”
朱厚照却道:“这要流入民间去花的,不是摆在家里看的。大才说了,最低的成本,尽可能防伪,才是王道。你既是圣人门徒,就不可墨守成规。‘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洋人的又怎么了,洋人能想出来用金银币,你连听都没听过,还不好好学!”
毕亨听得羞愧不已,只得唯唯而已。
而另一边,翰林院的顾鼎臣也忽被召见。他因为在北伐前夕,帮助朱厚照解出了张彩的谜题,故而被破格擢升,担任詹事府左谕德。刚升官时,他还是很高兴的。可人就是这样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他还想再升!所以,面对各衙门交办来的编画册、戏本、顺口溜、俗语等任务时,他一直是绞尽脑汁去做,只求再在皇爷面前露一次脸,平步青云。
果然,他的努力收获了回报。皇爷竟然单独召见他,他压抑下心头的狂喜,来到殿中。谁知,他却在这里,又看到了他曾经得罪过的李越!顾鼎臣如兜头泼了一脑门冷水。
他只听李越道:“别紧张,顾学士有了解过心学吗?”
他当然了解过,他是商贾出身,而且身为翰林词臣的他,一早就嗅到了味道,早就想方设法从湛若水、穆孔晖那里拿到了大量一手资料。不管李越怎么问,他都能对答如流。
李越轻笑一声:“顾学士果然是聪明人。您觉得呢?”
皇爷沉吟片刻:“他做事还算勤勉。”
这又是有大任务交给他了?!顾鼎臣一时心如擂鼓,他正在犹豫要不要表表忠心,可就在下一刻皇爷又遣他退下了。这是怎么回事,顾鼎臣心中七上八下,他小步小步地退出去。
李越的声音远远飘来:“我的诚意已经拿出来了,接下来就看您的了。”
皇爷道:“必叫你称心如意。”
顾鼎臣听得一头雾水,什么意思,怎么个称心如意法?
很快,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