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西域小国,漫天大雪,山河一色。时近中午,一个悄然出现的黑点,打破了洁白的格局,却带来了寂静的律动。律动的黑点,是个穿着一身黑衣的男性少年,此刻的他,正以奔跑的姿态,气喘吁吁地在雪景中前行。
顺着少年直线行进的方向,一个类似房屋形状的雪堆,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几间低矮的平房,因于雪花的累积,已然与天地融成一片,好在屋檐之下,有着一扇门扉,正是这扇门扉,表明这里住着一户人家。
说话间,少年到了门口,未及进门,就用带有哭腔的调门悲伤地喊道:"爹,爹,郡守,郡守去世了!"
伴随这声哭喊,雪屋之门骤然洞开,一个脸上刻满风霜的中年男子,一边举步跨出门外,一边朝着少年大声呵斥:“苍天在上,断断不可胡说!“
少年一愣,继而放声大哭,边哭边答:"阿爹,这事能胡说么?这事我敢胡说么?"
中年男子听罢,顿时泪流满面,因于天气寒冷,泪水流淌至他的眼俭之下时,便成冰珠。中年男子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脸颊,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转身取下挂在门扉旁的一柄弯刀,当着儿子的面,毫不犹豫地往自己的左右脸庞,各划了一刀,就有鲜血瞬间从刀口处挤涌出来,又像眼泪一样,很快凝结成冰,形似两条"蚯蚓"悬挂脸上。中年男子将手中弯刀弃于雪地上,然后面对敦煌方向,"扑通"一声下跪,形如雕塑,一动不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刀画面,以明血诚"的传说。而能够领受一个西域平民如此虔诚予以祭奠的那个郡守,名叫仓慈!
仓慈,出生年月不详,字孝仁,淮南,即时下安徽省寿县人。
仓慈中年时期,正遇三国巨头之一曹操,决定在淮南一带屯田,因需人才参于管理,张榜纳贤。其时尚为郡中一个小吏的仓慈,便去投考,结果考中,成为一个负责管理屯田民众的绥集(安抚)校尉。
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代汉称帝。新帝上任三把火,曹丕任命一批官员进驻靠近西域的边锤州郡。有个名叫尹奉者,成为敦煌太守。尹奉为人胆小才弱,奈何不了敦煌的复杂局面,不久不明不白离世,从此敦煌便无太守。
公元231年,魏明帝曹睿决定强化西域的管控力度,下诏挑选一批德能兼备且有牺牲精神的官吏,前往西域一带担任魏国所辖州郡太守。其时身为长安令的仓慈,因为廉洁勤政,认真法度,被选入列,荣任敦煌太守。
敦煌郡位于魏国西部,由于尹奉之后无有太守继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