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最后一年的金秋十月,出于提升公安文学的创作力度,公安部宣传局与中国鲁迅文学院,联袂举办了“首届全国公安文学作家培训班“。我有幸成为32名学员中的一员。
“鲁院“在安排著名作家授课的同时,也组织师生间的互动。有次我提了一个问题:“为何老是强调小说中的人物行为,必须与人物性格相符?“老师沉吟片刻,说:“就我看来,小说人物活与不活,其实掌握在每个读者的世界观里。“
当年老师的这个回答,语焉不详到让我有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感。前些日子,我又认真细致地重温了一遍《三国演义》,恍然觉得那个老师之答,精妙!
大家知道,活跃在《三国演义》中的袁绍、曹操、刘备、吕布等人物,他们说走就走、说打就打、说反就反、说叛就叛、说杀就杀,性格上的“无厘头“,简直无以复加。比如曹操,性格多疑,但在听到袁绍谋士许攸来降,竟然跣足出迎,毫不犹豫采用其计;赤璧之战前夕,曹操看罢蒋干所呈那封书信,未究真假,二话不说,即令处斩具有通敌之嫌的蔡瑁、张允两将。如果按照小说人物性格、行为相符之说,疑心病极重的曹操,说什么也要验证一番,但他却对许攸“无问东西“、对蔡、张“手起刀落“。这,符合人物性格逻辑吗?
蔡瑁、张允遭遇斩首的时间极短,短到曹操突然觉得信件蹊跷,急欲收回命令时,蔡、张业已断气。曹操之变,大有“翻脸比翻书还快“之味。相比仅误杀两将的曹操,东汉遗老王允,则因其性情转换得太快,而导致数十万生灵遭遇涂炭!
王允早年事奉汉灵帝刘宏。刘宏驾崩后,事奉汉少帝刘辩。董卓擅立汉献帝刘协,他又事奉刘协,可谓“三朝“元老。身为东汉遗老,王允十分痛恨董卓,但他没像丁原、袁绍等人那样,当面顶撞董卓。王允的不露声色,使他有了左右逢源的资本。比如董卓首次提出废、立皇帝那次,座中丁原、卢植等军阀当场起身反对。董卓大怒,拔剑欲砍丁原、卢植。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王允出面调和:“废立之事,不可酒后商议,还是另日再议为妥。“因于这个提议,不损任何一方面子,故尔得到赴宴官员们的一致同意。
虽然那次火拼危机得以化解,但之后董卓还是通过策反吕布、杀了丁原之策,擅立刘协。这以后,为了除去忤逆董卓,发生过曹操行刺董卓露馅,刘备、关羽、张飞“三英战吕布“欲除董卓等事件。但因有义子吕布护佑,故董卓每次皆能化险为夷。
王允终于明白,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