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还是要在这方面多用些心思。
此外就是为了恢复生产,开始大规模的拉动基础建设。同时他发行了纸币,进行经济调控。
造纸、印刷的技术他早就进行了迭代,可以做出有韧性的、高防伪的纸币。
纸币发行的条件肯定是不成熟的,但几乎没有成熟的时候,他强权推行,也没有不认的。谁敢吵铜钱的价值,谁就死。
不过总体而言,王言上位并没有导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他很轻松的镇压了叛军。对生产生活有破坏,但是相比起历史上的隋末来说,只能说有些损失,但是不大。
毕竟隋末群雄逐鹿,以致于大隋五千万人口,到了李世民执政的巅峰时期也还没有恢复过来……
不过对王言来说,大隋的什么局面都是百废待兴。
没有了杨广以及大户的掣肘,他做起事来顺利了许多。被杀怕了的官员们,都能很好的贯彻他的意志,给大隋的百姓们以宽松的生存空间。
眼下的大隋,无论怎么说,百姓也谈不上生活二字……
613年,冬。
杨广身后跟着侍卫,走在洛阳繁华的长街上。
临近年关,哪怕是天寒落雪,在外行走的人也有不少。
得益于身为皇都的原因,大军在侧,之前的动荡并没有影响到洛阳、大兴的安宁,甚至洛阳的人口还增长了不少。
另一方面原因,自然便是棉花的种植扩大,再加上海外种棉花运回来,大大的降低了棉的成本,普及了棉花的应用。
作为生活在富裕地区的普通百姓,相对来说也是有些余钱的,多年过来,也都配上了棉衣棉裤棉被等等,抗寒能力大大增强。
近几年,以洛阳、大兴为中心,方圆百里之内,没有发生过冻死人的事情。
王言在这边有着完善的情报系统,确定不是冻死了没报,而是没有。
棉花增强了御寒,哪怕大风雪塌了房子,一时半会儿也冻不死。此外就是煤的应用,大家都烧炉子取暖。
其实古代的中国并不好看,火是生活基本所需,山都砍秃了去,又怎么好看得了。只有皇家园林,大户人家的山,不让百姓们砍,这才能有些观赏性。再者便是险峻的山岭,不好砍,砍了丢命,要不也保不住。
第三点便是因为粮食的稳定供应,不会因为国内的灾害导致粮价的大范围波动,一直稳定在可以负担的范围之内。
哪怕冷,生了炉子,煮上热粥,吸溜溜喝上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