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长江过去,镇压南方大户的部队。蜀地暂时不动,等料理了这两伙人以后,再收拾那边也不迟。
叛军当然不是王言的对手,毕竟洛阳还驻着十万大军呢,他还能征调府兵,周边还有他的农庄,可用的兵力是不少的。
尤其他在洛阳、大兴这里的声望相当高,百姓们也是相当支持他的行动,群众基础是很好的。
这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百姓们支持他,不暴动,那么他只要有个万把人就能控制住洛阳、大兴的局面,压制住城里的各种的文武官员的异心。
从而抽调出大量的部队,出去跟叛军周旋,保证大局的稳定。
如此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打败了叛军,清理了各地的豪门大户。又用了半年时间打进了蜀地,将那边的各种大户、官员都清理了一番。
随后又持续了两年时间的清算,这才彻底的稳定了统治。
当然在这期间,他也进行了大量的政策调整,比如重新定了各种的税赋,取消了人头税等等杂税,全国土地收归国有,每亩地十税一之类的利民政策。
同时也提拔了大量的寒门子弟,以及他自己这些年培养的各种人,还有各种的经年刀笔吏,不拘一格,勉强够用就让人当官。也规定了军人退伍安置政策,给了一些军官治政的机会。
主要原因就是,平叛的时候把绝大多数的大户给杀没了,又牵连了一大堆的官员,没有合适的人当官了,官员缺口太大。
这也是不得不为的一个办法,总得有人行政么。
同时王言也继续的在天下推行学堂,推行普及教育,同时更进一步的完善科举制。这是王言早就想要推行的,只不过一直阻力重重,在灭了中原大户之后,杨广又自信非常,不太重视了。所以一直都是王言自己出钱在建设而已。
眼下他上位了,各种的事情也终于能得到推行。
虽说目前认识字的人不足够多,可称有学识的人更少,但总也还是有的,先开个头就好。毕竟教育是百年大计,没有足够的时间是见不到成效的。
此外还有医馆,这个也是在分裂开设。在此之前王言自己已经开了许多,培养出了一大批的大夫,让他们分散开到各地坐诊,同时再教导一些学徒,有个五七八年的就又能培养出一些合用的人。也不要求他们多精通,只是处理基础的疾病,这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重中之重的,当然还是接生队伍,又打了一仗,人口减少是以百万计的,荼毒甚广。想要增加人口,恢复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