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三位尚书大人带头,其余人均是点头附和,一个声音却在这时打破了和谐的气氛:
“臣认为不妥。”
百官闻言望去,见武官阵营走出一名老者,老者年过七十,白髯垂胸,论辈分连兵部尚书严撼海都得尊称上一句“伯伯”。
严撼海这会儿也意识到了什么,略微摇头叹息,这事他已经管不了了。
……
“齐老将军有何异议?”
龙椅上的万帝面色平静,并未因为老者搅局心生不悦,他早就料到事情不会那么顺利。
齐姓老者虽然年事已高,声音却依旧响亮如洪钟,一开口整个大殿都听得清清楚楚:
“禀陛下,老臣认为此事不妥,大殿下固然功在社稷,可二殿下常年镇守边关亦是居功至伟,若真掰开揉碎来讲,冲锋陷阵的二殿下功绩还要高于大殿下。”
“齐老将军此言差矣。”不待王柄权开口,一名文官率先站了出来,“社稷功过怎可如此一言盖之?文能治世、武能安邦,二者评定标准本就不一,若按老将军所言,陛下也不用在宫里批折子了,直接带兵上阵岂不更加利国利民?”
文官就是文官,上来就把龙椅上的天子拉到了自己一边。
……
齐老将军年纪一把,身体虽然依旧硬朗但反应还是慢了些,他犹豫之际身后一名武官走出来解围道:
“陛下,周大人此言不妥。想我王朝太祖皇帝当年在马背上建立大统,皇家历代都曾出过上阵杀敌的好男儿,就连陛下您当年还南下抗击过倭寇。
如今天下盛世,自然无需陛下亲自出马,可一旦有朝一日异族再度来犯,无论谁继任皇位,都该遵从先祖遗训披挂上阵,保我王朝子民不受战乱之苦。
京师地处偏北,毗邻东罕、南羌、北突三族,倘若他们有朝一日挥师南下,久居沙场的二殿下显然比大殿下更适合带兵拒敌。”
开口的武官姓文,正是当年兖州知府文德海的子侄,名叫文阖。
……
文德海还是小吏时,因一道小葱拌豆腐得罪了顶头上司,之后一直遭受排挤,直至转到武职才另辟蹊径扶摇而上,自那以后他便羞与文官为伍,哪怕做了知府亦以武官自居。
到后来甚至还让家中晚辈弃文从武,儿子是个病秧子,他便将目光放到侄子身上,一路将其送上了三品指挥使。
文阖在武官中算是头脑机灵的,他的一席话不仅将形势给扳了回来,而且还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