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续走入城中,给这里的士卒看病,午时过后,安市城内飘来了药汤的味道。
崔敦礼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内的情况,如此军心安定了。
李世民披着大氅走来,道:“有劳你走一趟了。”
崔敦礼行礼道:“陛下,这些都是臣该做的。”
“嗯,如此将士们可以放下牵挂,朕替万千将士谢过。”
崔敦礼忙行大礼道:“陛下万万不要这般,臣都是按太子殿下的吩咐办事,正值年关,临近新年,太子殿下觉得数万将士在辽东过年,这才会如此安排。”
现在全城的将士们都会记得坐在洛阳的那位储君,即便是朝野皆知储君是严苛的,但一封家书足够他们为了李唐社稷舍去这条性命。
数万封家书,换作别人办不到这种事,可对于太子来说这件事并不是太难,崇文馆开设到了河北,在关中,洛阳,河北的支教夫子数千人。
一个储君的能力取决于他的号召力,一个储君的治理水平取决于多少人愿意为这个储君卖命。
这两年,陛下几近不问国事,也就是这两年,太子的成长速度令人咋舌。
唐军驻扎在安市城内,在这里的还有新罗使者金春秋,这一次他随着唐军攻打高句丽,亲眼见到了唐军的勇猛。
唐军的勇猛不在人多,而在于智慧与勇武。
高句丽兵士多是渔民或者壮劳力,就算是一个普通的士卒也相差甚远,唐军不仅仅全军勇武,个人的勇猛也是出类拔萃的。
相较之下,高句丽军显得如此不堪。
这天夜里,金春秋找到了崔敦礼所住的屋子,在这里还有一个人,正是京兆府的官吏温挺。
金春秋面带笑容行礼道:“外臣见过崔侍郎,见过温书令。”
崔敦礼本在与温挺商议辽东的事宜,见到来人不悦道:“你来做什么?”
金春秋行礼道:“我们的女王有旨意,愿意向京兆府买肥皂,女王准备了两车金银。”
温挺道:“现在不是议论这些的时候。”
金春秋又笑着道:“两车金银都已装船,等春日就送去洛阳,京兆府什么时候给肥皂都可以。”
说完这些话,不等两位回话,金春秋十分自觉地离开。
温挺板着脸道:“我很讨厌这个人。”
崔敦礼道:“留着吧,这人有用。”
“也罢,某家先不计较。”
到了除夕这天,从洛阳而来的支教夫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