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亲、哥哥开始起义抗元,在他的父兄先后战死之后,这个十六岁的青年率众四处转战。朱元璋驻扎在和县的时候,邓愈直接带着一万多人投奔。
那时候的邓愈虚岁才十九岁!
和这些猛人去比拼,实在是有些不太明智了。要知道现在的邓愈,也仅仅只是三十四岁。
马寻对于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反正不管怎么样,他都是不可能去和徐达、常遇春、邓愈这些人去拼军事能力,那是自取其辱。
李文忠没等到、汤和也没赶来,邓愈也没见到,蓝玉出现了。
看到了常遇春,蓝玉非常激动,“姐夫!”
虽然此前就知道常遇春病愈,可是到底是没有见到人,心里还是有些担心。
常遇春笑着点头,常茂一下子蹿了出去,“舅舅!”
“好小子!”蓝玉打量着常茂,非常开心,“等会儿舅舅就带着你去打猎。”
蓝玉,这也是忙着在外头打仗没有生孩子,这类情况在明军开国将帅当中也算是比较常见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好担心的,马上就是厚积薄发的时候了。三十多还没有子嗣的郭英,以后也是十多个儿子、好几个女儿。
这些勋贵生儿育女的速度,基本上是可以赶得上朱元璋子女不断出生的速度。
假外甥跑了,马寻也没有什么好伤感的,徐司马、李文忠等人先后率部赶来,打着他们的战利品、俘虏等。
朱元璋把玩着镇圭,有些遗憾的说道,“玉玺没能找到,倒是找到了圭。”
传国玉玺到底去哪了众说纷纭,现在有一种观点就是在蒙古人手里。
而朱元璋的遗憾目前为止是没有招降王保保、没有抓到元朝的皇帝,以及最重要的传国玉玺。
所谓镇圭,这也就是举行朝仪时天子所执的玉制礼器。
李文忠此前破应昌,一口气将宋、元玉玺金宝十五件,玉册二件,镇圭、大圭、玉带、玉斧各一件夺了回来。
这些东西的意义和含金量不用说了,这就是专属于皇帝的各种御用之物。
李文忠抱拳说道,“臣无能,未能擒得元主、寻回传国玺!”
要不是看着李文忠一脸内疚的神情,马寻都以为这是在凡尔赛呢。
这么大的功劳,居然还内疚?
朱元璋还真的是给宋朝帮了不少忙,这些大圭之类的不是宋徽宗、宋钦宗时期丢的,就是在宋端宗时期丢的。
甚至去年大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