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放生后的动物很快又被人捉走,如是的重复,后来他就不再放生了,因为他认为放生变成在放死」。不知这样的看法是否正确?请法师慈悲开示。
【师父答疑】:我们今天放生主要有两个目的:从自利的角度,我们培养我们的慈悲心;从利他的角度,我们解救刀下的众生。不过这个地方,所有的善法都要有智慧的观照,理论上来说,你要放生,你不要刻意去买。就是说你去菜市场,看到一整脸盆的众生,你看到刀下的众生,临时把它买下来。因为众生的世界各式各样,有些人欢喜造善业、有些人欢喜造恶业,你今天刻意去买,他的数量不够,他很可能就去捉,这些众生本来不应该被捉的,结果因为你要放生而被捉起来(呵),就有这个问题了。
当然你也可以说「我在为自己栽培善根」,当然这样讲也是对,我们知道菩萨道有三种力量,誓愿力、观照力、行动力,这三种力量最重要的是观照力,没有智慧的观照,你所有的善法都会变成有漏。所以放生本身是一个善法,但是你要考虑到时节因缘,如果你的数量很多,最好不要刻意的跟某一位特定人员去定,你想想看「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众生」?你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他为什么会有?这个地方你要想想看。
【学员提问】:请法师慈悲开示,为了达到我空、法空,有人会想「既然一切法皆空,何须有所做为!而不积极的去广行菩萨道」,为了避免这样的想法,是不是要修慈悲观来发起度众生的心来对治?
【师父答疑】:如果我们刚开始修空观修得很长很长,都一直安住在空性,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当中所有有相的境界都消失掉了,苦恼相、安乐相都消失掉。如果你一路的修空观,可能你对于修习善法、度众生就会不生好乐,就堕入二乘种性,所以这个地方你就是要多读大乘经典,你偶尔也要从空性里面从空出假,你看看众生在苦恼当中,啊,生起悲悯;你偶尔也要从空出假,看看诸佛菩萨的功德庄严生起好乐。所以智者大师说「你不能一天到晚安住在无相行」,菩萨修了太多的无相行会伤害菩提心。所以有时候我们安住在无相行、安住在空,但是有时候从空性出来,接触众生的苦恼起大悲心、接触佛菩萨的功德庄严生起修善的心。
【学员提问】:修大乘法是否有两个修法:一、自外而内,由修习六度万行而悟入中道实相;二、自内而外,由体悟中道实相而任运度众生?
【师父答疑】:你这样讲也是对。我们这样讲好了,就是说有钝根菩萨跟利根菩萨。在智者大师的藏通别圆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