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生命当中最重要的。所以为什么讲带业往生?带业往生就是说,你还是造很多生死业,你还是可以造,否则怎么叫带业往生呢?但是你知道这些因缘当中,佛号的因缘最重要。就是你佛号一提起来的时候,你什么都可以放下,这个你往生有望,就是佛号在你生命当中是扮演一个主流的角色,所以我们今天一定要想尽任何办法对自己所修的法门,不管是佛陀、不管是法、不管是僧,生起强烈的皈依,这个是太重要了。那你说「这件事你该怎么办」?你应该知道(呵──)。
所以我认为对人事的因缘,那是暂时的因缘,忍一忍就过去了,退一步海阔天空,佛法不是跟别人争,不必争一时,我们今天不要因小失大,争的是千秋,争的是千秋万世的离苦得乐,让他一步又何妨!对不对。但是修学佛法那就不是忍的问题,因为你这个是生生世世要修学的。那你极度疲惫,你又勉强修学,万一你对这个法门产生厌恶,那这样子我保证你得不偿失,那你来生的时候遇到佛法就怕。我以前教过几个小沙弥,都非常有善根,但是我觉得他们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得到正确的教授,负荷太过于大,对于身为一个小沙弥来说负荷太大,负荷太大,他们有些人就还俗去了,从此以后不敢进到道场,怕进到道场。何必这样子教育呢?这样子他一听到道场就害怕。但是你看看藏传佛教在教育小沙弥,他们也是让他们去玩、打球、干什么,但是他一提到三宝,他的皈依心马上生起、马上很严肃。这是正确的,这些善巧就是智慧。
所以菩萨你应该广学多闻,你看看经论上佛陀是怎么待人处世的,这栽培善根、栽培对三宝皈依的心,这个是何等的重要。所以这样子讲,你就应该知道怎么做了。一些人事的因缘我们应该要忍,因为这是暂时的过程;但是面对你所皈依的境界──佛法僧的境界、佛号的境界,请你慎重,请注意你当时的心态,不要有一丝厌恶的心,不要这样。如果你厌恶心生起的时候,暂时回避。不要说三宝,上师也是这样,你看宗喀巴大师也是这个意思,面对上师,你不能有一念的轻慢心,如果你跟上师结了恶缘,那就暂时离开。因为你这个恶因缘还没有解除之前,你继续造作下去不得了,那对上师、对三宝所造的罪都是很重的业。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佛法僧是根本法门,绝对不要有任何的厌恶。如果是极度疲惫,建议你先去躺一躺,休息个半小时,恢复体力以后,再以欢喜的心来修学佛法。这个三宝的功德在你的生命当中,永远扮演一个你所皈依的角色。
【学员提问】:打坐念佛的时候会着魔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