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自己的烦恼重,跟人群接触的时候容易造恶,那么是否现阶段不适合度众生,尽量以自修为主?
【师父答疑】: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众笑),对的,你现在烦恼没办法调伏先不要去度化众生;但是你应该要安住菩萨种性,为以后布局,因为你总有一天会从烦恼中走出来。那有些人从烦恼当中走出来就走到偏空涅槃,有些人走到大般涅槃。为什么?就是你因地的时候有没有发愿、有没有那个大乘正见。所以我们应该要有远见,不要只看到眼前,眼前的烦恼障碍其实很快就过去了。
【学员提问】:念佛者是否一心念佛,而度众生是发愿成就无生法忍再回入娑婆度众生?
【师父答疑】:念佛人把目标着眼在往生净土,但是他生命在的时候也可以随缘度化众生。
【学员提问】:受菩萨戒是行菩提心否?若是,那是否可以等待以后有能力时再行菩萨道,现阶段以自修为主?
【师父答疑】:其实菩萨戒是包括愿菩提心跟行菩提心:当然刚开始先偏重在愿菩提心;行菩提心有断恶、修善、度众生,先偏重在断恶,先净化自己。
【学员提问】: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常会遇到逆境而心生退怯,如何克服这个怯弱之心?
【师父答疑】:我想怯弱之心每一个人都会有。怯弱之心我们可以看看古德的开示,我认为你可以看蕅益大师等祖师的开示,他们是有广大胸量的人。我们如果一时的怯弱,读读蕅祖的开示,会容易过关的。
【学员提问】:在修行当中,如何体会我法二空的道理?
【师父答疑】:我法二空当然是要先观照,在观照之前要正见。就是说我空,这个我空是怎么安立的?什么叫做我?为什么在生命当中没有这个我?一切法因缘生,我们当初是怎么样起颠倒的?在清净心当中捏造一个我?佛陀引导你怎么去观察,观察这一念心是剎那剎那生灭没有一个我,你一定要把这个基本定义抓到了,你才知道怎么观察。
说你以前不小心掉到坑洞去了,佛陀告诉你:你现在往前面走两步、往左边走一步、往右边走一步、出来。所以你一定要把我空、法空的定义,佛陀是怎么安立我空的、在什么因缘下安立法空的,把那个道理明白了,然后去观察,这个时候你的心就会有变化。
【学员提问】:法界缘起的重重无尽,牵一法而动全身,是否跟菩提心跟空正见相同?
【师父答疑】:这个空正见跟法界缘起不同:法界缘起是讲妙用,这当中有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