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菩萨遇到龙树菩萨(哈哈),无著菩萨是唯识的学者,无著菩萨就指着龙树菩萨说「你偏空」;龙树菩萨就指着无著菩萨说「你是着有」;两个正在争吵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出现了,释迦牟尼佛说「你们两个都对」。意思就是说,中观的学派为了要破除我们的障碍、执着而安立了空,他讲自性空,他讲自性空的意思就是因缘有,因为空,所以你造什么业,就出现什么果报。但唯识学安立阿赖耶识,他没有说阿赖耶识是有自性的,他说阿赖耶识受熏,我们生命当中的自体是阿赖耶,叫藏识。你造了一个业,阿赖耶识就把你这个业保存下来;但是阿赖耶识是变化的,你昨天的阿赖耶识跟今天阿赖耶识不同,因为你今天多拜一部《八十八佛》,所以你今天的生命跟昨天的生命已经不同。
你不要说今天跟明天,你前一剎那的生命跟下一剎那的生命就不同,所以阿赖耶识在唯识学上说是顿生顿灭。其实我们看到生命是相续的,其实不是这样,这个生命、阿赖耶识是顿生顿灭,一下子全部出现、一下子全部消失。所以中观的学者批判阿赖耶识是有自性的,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阿赖耶识是受熏变化的,它为了建立业果的相续安立一个阿赖耶识。所以我们在学教法的时候,一定要学习彼此互相尊重,「良由众生根机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各有各的传承,避免谤乱正法。
丁三、料简犯相
戊一、明犯相
己一、彰犯分齐
前面说明四种他胜处法的戒相,以下料简就详细的说明犯戒的差别相貌,把这个犯戒的相貌再作一个说明。这当中分成三科,戊一、明犯相,说明犯戒的相貌。这当中分两科,先看己一、彰犯分齐,彰显犯戒的差别内容,我们看戒文:
菩萨于四他胜处法,随犯一种,况犯一切!
菩萨在四种的他胜处法中,只要犯到一种,他菩萨的戒体就失掉了。菩萨戒体失掉的意思是说,你虽然广泛的去断恶、修善、度众生,可惜的是这样的善业已经不再庄严无上菩提了,因为你已经不再是菩萨了,因为这个菩提心是根本法,一棵树的根坏掉了,那个枝叶花果都没有意义了,你这样子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戒行只是一种有漏的人天福报。所以你只要犯到一条戒,就失掉了菩萨的戒体,何况具足犯四种,就是你只要犯到一种就失掉戒体了,不必全部犯到四种。
己二、明犯过失
说明犯到重戒所引生的过失:
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