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夫一生行事,无愧高祖,无愧先帝,尔等奸佞,欲加之罪又何患无辞。”】
【“想来,这应是与高祖一聚的日子了。”】
【“若是能同陛下再征沙场,更是快哉!”】
【狱中白发的李晟明宛如看到了当年威风凛凛的自己,想到了那个微笑着向他伸手的楚世昭。】
【回头看去,李晟明想了想,自己为楚世昭拼尽全力,为东周朝廷赴汤蹈火,到底是值还是不值,到底悔还是不悔。】
【他的答案是值,也不悔。】
【“诸君,我来迟也。”李晟明望向狱中的墙壁,决意以死明志,保全清白。】
【而李晟明也已经想到了那个正在为他斟满一壶酒,笑着赔罪的楚世昭了。】
【老子这辈子可算是对得起你了。】
【若是真有黄泉,你可要记得自罚三杯。】
【李晟明在狱中坦然赴死。】
【在李晟明狱中自尽不久后,东周朝廷认定了楚济民在鲁郡内私藏盔甲一案,便将其打为‘谋反’,召集各地的大军剿灭楚济民。】
【李晟明的弟弟李晟权同样被打为了反贼,他借助李氏在晋阳的底蕴,说服了当地的藩王楚济钺,集结了三千多人的旧部起事响应,以图自保。】
【而李晟权虽然才能不及他的父亲李瑾,兄长李晟明,但是在晋阳仍具有一战之力,并且很快就修书一封,希望楚济民认清局势,起兵反抗朝廷的屠刀,他作为楚济民的舅舅,在这个时候也只能拼死一战,为楚济民拖延足够多的时间。】
【李晟权清楚地认识到东周朝廷之所以要处死李晟明,削弱李氏的兵权,其根本目的是削藩,是想要置楚济民于死地。】
【因为他们作为楚济民的外戚,原先就是楚济民在外的重要力量,一旦削藩,李家必然是支持楚济民的一股重要力量,先解决掉了李氏,解决楚济民就容易的多了。】
【可是东周朝廷太小看李氏的力量了,认为李瑾辞世和李晟明被处死后,他们李家就失去了支撑。】
【李晟权虽然是三李之中能力最差,最不突出的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完全没有组织反抗的能力。】
【楚济民见状,也没有选择坐以待毙,在晋阳、大同一带爆发战事不久后,也在鲁郡起兵。】
【而其他的藩王,看到楚济民起兵后,也想清楚了东周朝廷想要对付的是宗室,想要对付藩王,如果楚济民身死,朝廷的屠刀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