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的原因所在,故而对于朱由检的命令,从不敢有半点迟疑。
这些天,为了天子交代下来的差事,他更是日日夜夜待在东厂之中,整饬人马。
他知晓天子的意思,分封在各地的藩王们即便不像大同的代王那般"私通建奴",但也有各种各样的不法事。
寻常时候,民不举官不究,只要不惹得天怒人怨,朝廷也是懒得理会,但眼下却是不同,天子已然将主意打到了那些富可敌国的"亲戚"身上。
为此他们这些天子鹰犬便要提前做足准备,一方面是为了寻找证据,方便日后"动手";另一方面便是得提前派人盯着王府中的金银财货,毕竟日后那都是天子的"进账"。
宦官在历朝历代都能够为天子倚重自是有其道理,不待案牍后的天子出声,一袭红袍的东厂提督便是忙不迭的补充了一句:"洛阳那边,奴婢亲自交代过了,出不了差错。"
轰!
此话一出,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便觉得脑海轰的一声,呼吸也是为之急促了起来。
虽然知晓天子有意"整饬"宗室,但他也没有料到,天子的"胃口"竟然如此之大,直接盯上了洛阳的那位。
洛阳,那可是福王朱常洵的封地。
朱常洵,乃是万历皇帝最为宠爱的皇子,曾一度问鼎皇位,又因百官阻挠而失败,于万历二十九年被封为福王,万历四十二年就藩河南洛阳。
许是觉得"无缘皇位",有些亏欠自幼被自己捧在手掌之中的朱常洵,万历皇帝便在经济方面大肆弥补这个儿子。
光是营造洛阳王府便是用去白银二十八万两,超过了原有规格的十倍,而这只是万历对福王诸多赏赐中的沧海一粟。
万历皇帝颇为"贪财",曾经自宫中派遣税使和矿使赶赴全国各地网罗奇珍异宝,而这些奇珍异宝大多被其交给了福王朱常洵。
而后更是不顾"皇明祖训",要赏赐福王田地四万顷,这个天文数字吓得朱常洵都是主动推辞不受,后改为两万顷。
但遍寻河南,也找不出两万顷土地,故而又划拨了山东和湖广的部分土地,其中还包括了大学士张居正的祖产。
时人称之为"洛阳富于大内"。
更要紧的是,福王朱常洵的母亲郑贵妃尚还健在,并且就居住在仁寿宫中,虽无太后之名,却有太后之实。
朝野上下,不知有多少人曾受过郑贵妃的恩惠,若是天子真的要对福王"动手",那定然会引来朝野动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