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个顾自个,除了齐管家时不时会亲自送些日常需要的物品和药材来,寒星楼基本上不与外界来往。
约莫过了大半个月,田嬷嬷的身子才完全好了,虽然才四十多岁,但长日里来在怡安院受尽折磨,身子骨也不那么硬朗,艾然也不敢用重药,只用着温补的方子慢慢养着,这才用了十来天的时间。
————————
正历十二年四月十七,应苍国二十万大军已经收复黎城、月山城、晖城和梅城,斩杀敌方守将三人,将四城中长武国驻城大军尽数驱逐,近万流民回归故土。而这些,仅损失了应苍国七千余兵力,不得不说,镇国大将军和安武将军用兵如神。
捷报在四月底的时候传入京城,朝堂皆是称赞二位将军神勇,德正帝龙颜大悦,下旨赏赐镇国大将军府和凌太傅府。
忠心耿耿的镇国大将军府受赏无数,自然是心安理得地收下了陛下赏赐,反观凌太傅府,则是惴惴不安。
且不说凌肃安之前被削封号如今又被封了回去,就说近日来朝堂上传出希望陛下册立储君的谏言,其中就有人推举陵襄王,而凌肃安跟陵襄王走得确实近,自应苍国开国以来都是防着藩王拥兵自重,威胁皇权,凌太傅自然担心会不会有人因此大做文章,祸及凌府上下。
而德正帝在表示会考虑立储的问题之后,朝堂上诸位大臣私底下的小心思他也都看得清楚,陵襄王早就表明无意储位,故而远离京城,然而在捷报传来的这个敏感时期,朝堂就有人开始提出立储的问题,甚至还大力推举“监军有功”的陵襄王,这背后的目的也不得不让人细细思索一番。
卫国公云重道这些日子也是特别安分,任何事情都不冒头,甚至连每月一次入宫给云妃请安的日子都托病在家,为的就是不让德正帝对云妃和陵襄王起疑心。
德正帝坐在御书房的桌前,翻着大臣们递上来的折子,面上渐渐染上一层阴鸷。
莫公公端来一杯清心去火的莲芯茶:“陛下,喝杯茶歇一歇。仔细劳累伤了龙体。”
德正帝甩了折子,接过莫公公递来的杯子,呷了一口,苦得他蹙了眉头。“如今满朝都对立储的事儿这么上心,可见都是站好队来的。”他放下杯子,揉了揉酸痛的眉心,“都是针对老四和凌太傅他家的混小子的,偏生朕又不能反驳,实在是憋闷啊!”
想起正月里那一出闹剧,德正帝又是一阵苦笑:“朕不可能把北疆的大门交给别人啊!不放心……”
莫公公微微笑着帮德正帝把一桌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