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演义》,柳文怜演主角儿芳娘,穿着一身桃杏色戏服,眉眼勾得弯弯,眼波百转千回,就似那碧湖青波,一唱一打之间,带出无风流,引人入胜。
如同二夫人那样戏痴看得都呆了,眼神跟着戏台上角儿动。
行昭本也乐意看戏,戏中人生,唱念做打,倒比现实来得真。
只是今日行昭心里揣着大事儿,时刻注意着应邑一举一动,便觉耳边韵意绵长京腔显得有些吵嚷。
应邑点出《红豆传》,其中寓意昭然若揭,有情之人分离天涯,饱受相思之苦,可她如何知道她不是神女有意,襄王无情!
行昭轻啜了茶,眼神落应邑身上,见她神情专注看着戏台,一颦一笑皆随情节而变。
茶是上好雨前龙井,甫入口是清洌,再品是回甘,行昭轻轻眯了眼,前世记忆就如走马灯似浮现,如今再回忆,显得有些朦胧与迷离。
再睁开眼,正好是第二场开锣,芳娘代父从军,已换了一身铁甲头盔,英气逼人,后执红缨枪,前策千里马,决胜于战场之巅,花鼓打得急促而短促。
行昭习惯性地往东侧一瞥,应邑已经不位子上了!不禁大惊,忙推身旁行明,压低声音问:“应邑长公主这就走了?”
行明眼神都没动,直直盯着戏台上,却佝了身子,亦轻声回:“哪儿能啊,总要听完一出戏才能走,这是规矩。估摸着看累了厢房歇着呢。”
行昭沉住口气,冲行明点点头,又起了身凑太夫人耳边轻声说道:“祖母,阿妩想出恭…”
太夫人转头看看孙女,招手唤过身后素青,正要吩咐素青带行昭出去。行昭直扯着太夫人衣角,愈加低了声儿,笑缠道:“素青姐姐看得正起兴呢,阿妩又不是没来过三叔家,带着莲玉就好了,难不成还有妖怪把阿妩抓去吃了?”
“好好好!不许往水边儿去,不许往假山上去,不许离了莲玉。”太夫人拗不过小孙女,挨个条吩咐着,行昭笑着一一应下。
将撩开帘子,踏出内堂,便觉那沸反盈天热闹与自己无关了,雪下了这么多天,今儿个竟出人意料地停了,行昭望着天际边,层峦耸翠间隐约可见澄澈黄光,微微垂了眸,带着莲玉步向前行。
再往左拐,有五间紧闭厢房,每隔十步就有穿着丁香色素纹小袄侍女站立侧,行昭问了身旁一个侍女:“厢房里可还有歇息夫人?”
那侍女摇摇头,又想了想说:“方才应邑长公主来歇了会儿,没多久,就往外走了。”
行昭笑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