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她的却是不计其数的难民,大多都是在旗的老弱妇孺,哭喊着“大清亡了”从朝阳门里冲出来。
她望着潮水般涌出的旗人妇孺,杏黄头巾下的柳叶眉微微蹙起——这些往日趾高气扬的“主子“们,此刻竟像被捣了窝的田鼠般仓皇。北京城内到底发生了什么?莫非是杨秀清打进去了?
“让路!让路!“镶白旗的老嬷嬷抱着啼哭的婴孩,锦绣旗袍上沾满泥浆,跟个没头苍蝇似的撞到了苏三娘的马前。
“拿下!”苏三娘一声令下。马上就有两个骑兵翻身下马,扑了上去,一人揪着老嬷嬷,一个则夺过她抱着的婴孩高高举起。那老嬷嬷这才看见骑着匹印度折耳马的天国第一女将!
“饶,饶”老嬷嬷吓得求饶都不会了。
“北京城里怎么了?”苏三娘厉声问,“是不是杨东王打来了?”
那老嬷嬷瑟瑟发抖道:“不敢欺瞒女大王,长毛.不,是天兵还未入城,而是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和杜翰的山东乞活军反了,在城里头四处杀人放火.大清,亡了!”
苏三娘哼了一声:“活该,报应!”
然后就朝那个举着婴儿的太平军道:“把孩子还她,我们进城,抓咸丰!”
“是!进城,抓咸丰!”
暮色之中,一面猩红的太平军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旗迎风飘扬,五六百急行军而来的天国铁骑,列队开进了早就没人看守的朝阳门,一路大喊着“太平军到”,朝着依旧巍峨的紫禁城而去。
沿途瞧见的,都是一片末日景象!
到处都在抢都在杀都在烧,到处都横着尸体,到处都有哀嚎哭叫的未死之人。
忽然,苏三娘听见一个沙哑的声音在大声吟诗:“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阜城门,酉时三刻。
那拉兰儿搂着已经在她怀里睡熟的载淳,乘坐着一辆两轮马车,四周都是马蒂尔德的胸甲骑兵和少量的湘军、淮军官兵,还有一些一步三回头的八旗兵——这些八旗兵都是元保的手下,他们和肃顺放进来的乞活军和蒙古骑兵战了大半天,折损了大半不说,人人都还成了丧家的犬,无路可走,又只好回到紫禁城,看看能不能趁乱带出些“纪念品”,结果遇上了马蒂尔德的胸甲骑兵,就给一块儿带出城了。
此外,冯桂芬、郭嵩焘等湘淮系的官员,也都跟着那拉氏一起出逃了。不过他们脸上却没有一丝仓惶,逃亡的计划其实早就在做了。李鸿章和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