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亚复杂的局势面前,日本大本营的决策犹如一场混乱的棋局,每一步都充满了误判与挣扎。
自由军,这支在东南亚悄然崛起的力量,被日本大本营错误地认为是苏联人扶持起来的。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背后实则是陆裕华的精妙布局,巧妙地利用苏军作为挡箭牌,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日本在成功拿下南洋之后,野心急剧膨胀,很快便将目标锁定在了美国身上。
那段时间,日军全身心地投入到与美国的对抗之中,对于所谓苏军扶持的自由军,态度变得犹豫不决。
日本大本营虽在战略层面有所迟疑,但南方军的一众军官们却忧心忡忡。
他们深知,一旦自由军实力不断壮大,必将对日军的战略布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山下奉文便是其中最为急切的一位,他不断地向寺内寿一请战,渴望能够尽快解决自由军这个潜在威胁。
而寺内寿一却只能装傻充愣,他心中所想的是如何应对自由军的下一次进攻,确保他们不会攻入暹罗。
寺内寿一暗自庆幸自由军的进攻相对保守,对日本人在泰国的征粮以及掠夺资源的活动影响不大,否则,他恐怕早就被撤职遣送回国了。
这也正是日本大本营对自由军还能保持一定容忍度的主要原因。
自由军占据的安南地区,对于日本人来说,就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即便是泰国,其菁华之地也主要集中在暹罗周边。
况且,自由军没有派出敌后游击队的习惯,这使得日本人在东南亚和南亚的掠夺行动并未受到太大阻碍。
“苏联人在那个自由军身上投入的精力越多,其他地方自然会有疏漏。只要他们不触碰底线,我们不需要去管他。”日本大本营的一位高层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这一建议赢得了不少人的认可。
在他们看来,这就如同下围棋一般,哪怕在局部失去再多的棋子,只要不影响整体的战略部署,便是可以接受的。
最终,寺内寿一也只能无奈地选择憋屈地忍着,龟缩防守。
然而,山下奉文并不甘心就此罢休。
他抬出了大本营的意见,说出了一个让寺内寿一有些意外的消息:“大本营要给我们派出援军,一起进攻自由军。”
寺内寿一近期一直忙于攻略婆罗洲,竟真的没有注意到这个消息,相比之下,山下奉文的消息来源似乎更加灵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