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在持续进攻。
他们不断发起冲锋,试图突破英军的防线。每一次进攻都伴随着激烈的枪炮声和士兵们的呐喊声。
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双方的士兵在这片土地上展开了殊死搏斗。
英军虽然顽强抵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防线逐渐出现了松动的迹象。
士兵们在长时间的战斗中已经疲惫不堪,弹药也逐渐告罄。然而,他们仍然坚守着阵地,等待着援军的到来。
坎安宁上将密切关注着战场的局势,他心中默默祈祷着英印军能够尽快抵达。
他知道,这场战斗的胜负不仅关系到亚历山大港的得失,更关系到整个北非战场的走向,甚至会对欧洲的战局产生连锁反应。
同时,陆裕华也在密切关注着国际局势的变化。
他知道,北非战场的局势与华夏战场虽然看似相隔甚远,但实际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每一场战役的胜负都可能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
他在等待着时机,等待着那个能够让他的部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时刻。
而在遥远的太平洋彼岸,美军高层也在密切关注着全球战局的发展。
他们深知,无论是华夏战场、东南亚战场还是北非战场的局势,都将对美利坚的利益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们也在逐渐调整着自己的战略布局,准备在合适的时机介入这场全球性的战争。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战场的局势愈发紧张。
华盛顿白宫那间椭圆形办公室里,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这位肩负着美国命运的总统,眉头紧锁,目光直直地盯着眼前的幕僚们。
窗外,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上,可屋内却感受不到一丝暖意。
“局势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么?”罗斯福的声音低沉而压抑,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他看着眼前站成一排的幕僚,心中的焦虑愈发浓烈。
“那些叛军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苏军干的么?”罗斯福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疑惑与担忧。
在罗斯福的认知里,苏联有着足够的动机和能力在他国制造混乱,以达到其战略目的。
然而,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一切都只是猜测。
对于总统的询问,幕僚们面面相觑,没有人敢贸然回答。
他们也同样被北非这突如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