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没有钱一切都是白搭。
有了钱,才能源源不断的发展。
按照陆裕华的预计,最多一两年,他就能打造出一个强大的工业体系,甚至是远超欧洲。
到时候,以此向外辐射,说不定这一次,真的能在这场大战中获得足够多的好处。
“可惜啊,这些钱财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难民,还是得想想其他办法。”陆裕华摇了摇头。
陆裕华看着剿匪得来的钱财,心中清楚这只是暂时缓解了困境,远远不足以彻底解决难民问题。
他开始在房间里踱步,思考着其他可行的办法。
首先,他想到了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或许可以与一些相对稳定且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贸易往来,以换取粮食、药品等难民急需的物资。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轻自身的经济压力,同时也能为难民提供更多的生存保障。
因为这种办法,皖南的某支部队干过。
与日军交易的两年,直接富了好几倍。
所以,陆裕华琢磨着,是不是可以试试。
毕竟需要的资源都被日军卡着,确实很麻烦。
接着,陆裕华又考虑到发展本地经济的重要性。
首先就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鼓励难民参与耕种,提高粮食自给率。
这也是他将难民安排到河内的原因,那里的良田,绝对能养活数百万的难民,甚至是更多。
除此之外,就是计划扶持一些小型企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让难民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改善生活状况。
至于从德国那弄来的设备,一时半会也运不来,等到运来,还不知道啥时候。
毕竟难民问题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挑战,还涉及到社会稳定、治安管理等多个方面。
好在在这之前他已经加强对难民的管理和安置,建立有序的社区秩序,防止出现混乱和冲突。
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暂时没有爆发太大的乱子。
“看来,解决难民问题任重道远啊。”陆裕华叹了口气,但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他知道,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办法,为这些难民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同时,他也借着这个机会,扩大了军队的规模。
美名其曰吸收难民,维持难民营的稳定。
对此,张发奎就当做没看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