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啥。
“你们有的我都有,你们没有的我也有。”陆裕华神情淡然的说道。
“该死。”威廉上校深呼吸一口气,迫使自己冷静下来,随后开始思考该用什么战术来消灭对方。
德军在战斗中采用更为广泛的,则是各种“战斗群”。
这些战斗群,小的大概在营连之间,而大的则可能超过团一级。
其好处是,通过这种临时的编组,可以根据任务进行更为充分的作战。
但其缺点是,这对于部队彼此间的默契和战术素养要求极高,且一般在战场冗余方面要差一些。
战场冗余简单来可以理解为,一支部队在战争中的耐损失程度。
而德军采用战斗群的习惯,最早可以追溯到腓特烈大帝时期。
尤其是著名的暴风突击队,就展示了该战术的灵活性。
而德军的步兵师,大约是1.7万人,其中一线步兵作战人员大概在八千到九千,其余则是后勤人员,这部分包括火炮等等,主要就是提供火力支持。
所以陆裕华的守备团,看似四千余人,实际上步兵战斗人员也就在两千余人,跟德军的步兵团编制没什么区别,这也是威廉上校无比惊讶的地方。
说完这个,再来说说德军的基本战术分队。
这个是没啥区别的,基本战术分队都是营连,唯一的区别,则是利用不同规模的战斗群来完成不同的任务。
营一级这一块,军步兵营通常的进攻正面约为800-1000米左右,这个与其他国家的情况近似。
但一般来说,德军步兵营通常会与其他单位形成统一的战斗群。
如是当这个营是作为城镇攻坚力量时,那它还可能获得1-2个工兵连或装甲连的加强。
在这方面德军可谓轻车熟路。
依靠通讯的优势,步兵营可以随时与装甲连保持联络,主要还是德军的电台普及率非常的高。
尤其是野战电话方面,依靠发明的温度补偿变量振荡器,也大大提升了德军无线电通讯的稳定性,其标准的m33型野战电话被广泛装备部队。
所以当看到这款野战电话的时候,威廉上校是非常的震惊。
德军前期能够横扫英法等国,通讯技术就是其核心秘密之一。
而德军步兵进攻除了后勤支援以外,剩下的就是依托mg34通用机枪。
因为射程在一公里左右,所以德军的步兵战术都是围绕着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