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部分调整,开始给予武将们一定的地位。
然而,他对于武将的制约手段仍旧存在,尤其是在他最器重的儿子齐王赵简云战死之后,赵无极对身边的人愈加谨慎,除了冢子泽,几乎无人能得其信任,武将们的地位依旧十分尴尬。
燕朝的最高权力中心无疑是皇帝,而在皇帝之下则设有六个封号,这些封号由三位师和三位公组成: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和司空。尽管这些荣誉头衔光鲜亮丽,但实际上并不具备实权,主要是为了表彰那些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老臣。
例如,赵霄汉的外公袁叔全就担任太傅一职,名义上地位显赫,然而他并没有实际的权力,仅能向皇帝提出建议,而无法直接参与朝政事务。
除了皇帝之外,燕朝的权力机构还包括了多个重要部门:西府枢密院作为最高军事机构,负责国家的军事决策;
三司则是国家的财政管理部门,包括户部司、度支司和盐铁司,负责国家的税收与财政支出;
学士院承担草拟诏令、提供顾问服务以及组织科举考试的重要职责;
崇文院则是国家的藏书机构,负责文献的保存与研究;
群牧司负责马匹的管理与调配;
两司三衙包括殿前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和侍卫亲军马军司,负责皇宫侍卫及亲军的事务;
东府中书门下则是主要的行政与权力机构;
御史台负责监督官员的行为,维护法律与纪律;
谏院则充当侍从和顾问的角色,负责规谏与劝诫;
六部是国家的主要管理部门,然而其中的礼部、工部和户部往往没有实际的权力,并由三司最高官员兼任;
内侍省负责内朝的供奉及宫内的杂务,而入内内侍省则处理宫廷内部侍奉与后宫事务等。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地方,燕朝实行了州县二级制,并在州县之上增设了道(路),以便进一步划分行政区域,并安排中央官员进行统筹管理。
皇室男性成员在加冠之后,可以酌情加封王爵,而女性成员则在出生后即被授予爵位,及笄之后也可根据情况加封新的封号。
男性王爵的爵位可以承袭,但仅限于嫡子承袭;若无嫡子,则可将庶子认定为嫡子,由嫡妻抚养,进而承袭爵位。
除特殊情况外,嫡子在加冠后会被授予世子名号,在父亲去世后便可继承王爵。这也是为何赵霄汉虽然拥有世子之名,却无法继承父亲齐王王爵的原因所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