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日后还会越来越窘迫,而束缚他们谋生的很大一个因素,便在于户籍。”
“臣斗胆建议,废除灶户籍。”
“将天下的灶户,全部归为‘工农’这一笼统籍贯。”
“让灶户今后能自由的选择,是务农,还是继续去做工,而朝廷也能就此,甩到供养数十万灶户的包袱,为大明的财政减轻极大的负担。”
一语落下,四周反对声四起。
“陛下不可。”工部尚书徐本站了出来,冷声道:“田运副此言差矣,难道就因为灶户生乱,就能随意的将灶户的户籍改了,这岂不是视大明的户籍为儿戏?想改就改?那日后其他人对自己户籍不满,是不是闹一下,官府也要改?”
“那天下岂不是乱套了!”
“户籍不可改。”
“现在南方的土地,大多已有主,根本没有多余土地,去供应给这些灶户,唯有让他们自己去开垦,而今年秋收已过,就算让他们改了户籍,他们也难以储存到过冬的粮食,如今为灶户籍,朝廷或许还能帮扶一二。”
“你说的话太不负责任了。”
“你这是视几十万百姓的生命如儿戏。”
李善长也道:“改户籍不可取。”
“废户籍更不可取。”
“你们盐运司出了问题,不想着解决问题,主动承担责任,反而只想着将这些灶户抛弃掉,把问题转嫁给他人,这岂不是太过不负责任了?而且废户籍的话,实在荒唐。”
“臣同样不敢苟同。”
田靖一脸冷峻,只感觉压力很大。
他深吸口气,继续道:“下官话还没有说完。”
“废户籍是必须的。”
“因为灶户制已成了各方的阻碍。”
“朝廷用不到这么多人制盐,却要供养这么多人,这岂不是白白浪费朝廷钱粮?而且南方很多盐厂,打着朝廷的旗号,在那里招揽灶户,结果根本不自己掏钱,全都指望着地方官府去养。”
“这岂不荒唐?”
“而且灶户为何难以谋生?”
“便是因为大明的户籍,严格规定了,灶户只能制盐,他们不能从事其他行业,顶多做一些临时短工,但这种短工,当真能养活一家老小?而且随着蒸汽机的不断推广,盐厂用人只会越来越少。”
“这多出来的几十万灶户怎办?”
“还是朝廷养?”
“矫枉就要过正。”
“不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