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以朝廷目前的能力,根本就监管不到,就算朝廷日后查到了,杀得江南地区人头滚滚,但又有什么用?”
“朝廷真有大刀阔斧的魄力?”
“越往后,形势会越难,到时江南士绅抱团,还有百万漕工,以及北疆的走私,沿海的倭商勾结,这些都会逐渐膨胀。”
“大明目前对经济的认识是畸形的,就靠一条腿走路,一旦被人裹挟,或者被架住,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制措施,甚至连调整的机会都没有。”
“大明必须得给自己留有备选。”
“不然等到蛀虫遍及全身,大明连动弹一下都不能。”
“因为全是利益裹挟,一动就是‘百万漕工’,一动就被叫嚣要‘亡国’,而朝廷从地方收上来的钱,还会越来越少,为了维持朝廷正常的运转,最终还是只能取税于民,等压得百姓活不下去时,自然就是揭竿而起的时候。”
“天下从来便是如此。”
朱标沉默。
他的脸色有些发白。
夏之白的这番话,让他有些惊惶。
因为这些事,大明的臣子,真的做得出。
不然郭桓案,不会追缴到两千多万石粮食,这可是近大明一年的税收啊。
而且夏之白有一句话说的很对。
大明不能一条腿走路。
必须得有退路。
不然一旦被裹挟,根本就毫无办法,只能听之任之,当个缩头乌龟,希望天下能多撑一会,但那样的大明,还能支撑多久?又还能存在多久?
朱标不知道。
但他知道,大明不能那样。
良久。
朱标抬起头。
眼中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
夏之白的口舌功夫还是这么了得,三言两语,就让自己说的无法反驳。
他目光深邃的看着夏之白,叹气道:“说吧,你又想了哪些想法,又想做什么?”
夏之白笑了笑,拱手道:“大明想真正把天下治理好,就得削藩,目前北元尚在,军事上的藩自然不能削,但经济上的藩却必须得削,不然任由江南集团滋生,早晚会权倾朝野,无人能制。”
“而削藩,不能只削。”
“江南人多,加上水路便利,商贸通畅。”
“靠所谓的征重税,亦或者打击经商,都难以取得实质成效,反而会加剧江南地区对朝廷的不满,因而朝廷想削经济的藩,就得把北方发展起来,亦或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