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必须要审视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土地!”
“如今天下,是由皇室,外戚与功臣勋贵组成上层社会,掌握了大量地方资源的官僚阶级组成中层社会,其次便是缙绅地主、无身份地主、农民、商人、手工业者、城市居民及军士、军馀等构成下层社会。”
“而无论是上层,还是中层,亦或者下层,都必须依附于土地。”
“因而比起改朝换代的政治变动,土地的重新分配,才是大明站稳天下的真正原因。”
“改朝换代的政治变动,只是一批新贵取代了原来的统治者,而土地的重新分配,造就的是一大批新生拥有一块属于自己耕作土地的农民,即多出了一大批自耕农。”
“然农亦有区别。”
“在当今陛下的心目中,无论是那些占田颇多的地主,还是不雇工、不出租,自己从事分散零星个体经营的农民,亦或者是耕种官田的国家佃户,或者自行开耕荒田占为己田的自耕农户,他们都是农。”
“也都被朝廷视为无身份者。”
“大明真正的特权阶层,有且只有,且只能是‘官’。”
“当今陛下想打造的天下,是一个由大量国家佃户和自耕农民构成的上下分层社会。”
“官是官,民是民。”
“唯有两极。”
“这种简单粗暴的等级划分明显是错误的,也是十分荒谬的,然陛下不以为忤,反以为荣,为了避免地方地主享受特权,大明在天下推行各种严猛政策,许多被列为‘奸顽豪富之家’,在数年之内,都纷纷破产。”
“北疆荒芜,亦没放过。”
“游历北疆时,便有不少当地人言:地方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覆,或死或徙,无一存者。”
“这些被朝廷有意针对打压的富户,在官府一连串针对下,全都破产沦为了耕种官田的国家佃户,亦或者直接被针对至死,鲜少有其他状况。”
“若认真解剖,则能发现,这一切都是陛下有意而为的。”
“陛下从微末起家,深知地方小鬼多的厌恶,因而立国之后,使用的是‘小政府’,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元朝江南地区的‘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的情况,的确一去而不复返。”
“陛下意欲用强权,压缩天下阶层,继而减少中间的漂没。”
“以全天下之‘农’供养‘官’这一级。”
“只是陛下设计的体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