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也自然不能比干女儿少,按照每个学堂三百两,拿出了三千两出来给莫紫菀办学堂,剩下的便是以蓝湾村学堂名义捐助建成。
陈向晚和韩书贤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蓝湾村学堂能如此挣钱,入学规定非村中百姓之子若想来蓝湾村学堂就读,必须交一定的费用才能入学,费用高低按照入学成绩来算,最低一百两,最高三百两。
建学堂衙门虽然没有出资,甚至学堂管理,也让衙门省了心,但是学堂所有先生的月银则需要衙门来给,三十二个学堂,每月近一万两银子的开销,欠了一年半后才开始按月付月银给蓝湾村学堂,新款按月付后又是小半年的旧款还款,到现在再不欠蓝湾村学堂分毫。
无蓝湾村学堂这个外债压身的韩书贤轻松少许,这也是他舍得多拿一些钱出来奖励蓝湾村学堂的原因。能两年内按时给各村学堂先生付月银,其实也都是靠干女儿的主意,不然苍溪县成不了商业大县,也成不了工业大县。
“以后会越来越多!”韩书贤承诺道。
“就等着你这话了。”
韩书贤的承诺,陈向晚一点都不质疑,整个大丰,除了京城的繁华,苍溪县现在还不敢比,其他府城,再没有敢和苍溪县比的了,就是京城,也有比不了苍溪县的地方,比如新建的苍溪县大型综合商场,苍溪县技术学院,以及大丰第一的印刷厂,大丰第一的造纸坊,遍布各村镇的学堂,以及苍溪县集各镇特产于一起的苍溪县特产店等等,这些不但繁华了苍溪县,也撑起了苍溪县的商业和教育,以及苍溪县的改造。
县衙奖励了学堂每人多发一个月的月银子后,莫紫菀玩笑道:“陈校长,你是不是也该奖励奖励我们这段时间的辛苦付出!”
陈向晚现在管着学堂财政大权,听了莫紫菀的话,“你不说也是要奖励的!咱们可不像某些人小气,凡是给状元授过课的老师,每人一年的月银奖励,其他老师沾沾喜气,也给两月的奖励。”
韩书贤本想默默转头,可一想到,自己也教导了的,于是给争取道:“我可是也是蓝湾村学堂的先生,也教了清远的。”
陈向晚大笑,“你说你一个县令大人,居然还来争我们一个学堂先生的奖励。”
韩书贤伸出双手甩了衣袖,“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陈向晚和莫紫菀看向韩书贤,等着他往下说。
“两袖清风的声音。”韩书贤自从任职苍溪县县令后,不但倒贴出去了自己的俸禄,还倒贴不少自己的私人钱财,亏得时有作坊撑起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