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不会吧?那我劝你不要寄出那封信!”
“为何?”
“不为何!对了,你是不是烙了一手好炊饼?”
“是,你怎么连这个都知道?”
“...”
霍青心中诡异一叹,摇了摇头。
大郎和金莲都出现了,那么西门大官人怎能不在?
同一时间。
距离此处十几里之外的另一条官道上,一辆宽大豪华的红木马车正在缓缓行驶。
车头的马夫一身劲装,气质不凡,让人一见便知是出自朱门大户。
马车顶上飘扬着一面锦旗,旗面一边纹绣着某种图案,类似某个大家族或是帮派的标志。
另一面,则直接绣了一个大大的“柳”字。
车厢中却传出了一阵潺潺的朗读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声音轻灵而悦耳,从音色上去判断,倒也可确定是一名女子在读书。
等到读书声稍微隐去之后,车厢中又传来另一人的声音:
“小姐,功课先放一放吧。咱们都有一年没有回乡了...”
“沫儿,夫子说,活到老学到老,莫要虚度了光阴。正值韶华,当是勤奋刻苦的时候,又怎可懈怠?趁着回乡途中空闲,更要温故知新!”
“可是小姐,这次我们回来并没有事先通知老爷,他知道后肯定很生气,定会责罚。你就不担心?”
“沫儿,夫子还说,人长大了就应该学会独立,独立思考,独立处事,独自行天下。若事事都要父亲牵头,我何时才能长大?况且,你又不是不知道父亲的脾性,他若知道我要回来,定会大张旗鼓。而夫子又说,忌骄奢,忌铺张,忌冠冕堂皇。”
“...”
车厢中的两人相互交谈着,字语行间,可见那位“小姐”乃是一名正经的读书人,一口一个“子曰”,张嘴不离“夫子说”。
只是,如此循规蹈矩,学以生搬,倒也有点读死书的嫌疑。
而她们不得而知的是,此时已有一个山贼头子发现了她们的行踪。
“老大,东边官道的岔路上来了一辆红木马车,看着是个有钱的主儿,恐怕是有些背景。在凤阳境内,能坐得起红木马车的,除了县太爷,也就只有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