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地方,突然成了风水宝地,越来越多的人往这边买地、盖房、做买卖。
徐二哥当然抢不过人家,没买到想要的房子,只能托老三帮忙留意捡漏,意思是只要属于市里范围都成。
徐大哥则盯着市里即将建成的商品房看。
在林慧看来,市里的商品房虽说也贵,但是远比大城市的要便宜多了。
不过她的兴趣不在此,只是帮着看了房子地段、格局,提提建议,自己没打算出手。
她还等着老杨那边的消息呢。
之前有一套难得的好房子,但是两人手上的钱投在超市上,离房东的心理价位差得远,于是只犹豫了几天就被人买走了。
说回市里的商品房。徐大哥连夜排队,抢到了一套85平三室一厅的房子,总价12000元,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为了不让徐国超觉得偏心,徐大哥把家里的包子铺留给他,这是能生钱的东西,不比房子差。
而徐二哥一家在市里打转,也终于在外圈买到了带临街门面的房子,前铺后房格局。巧了,原房主也是卖包子的。孩子在大城市里打工,老两口年纪大了,便想回到乡下去养老。
前面的铺子有个二十多平,够用。后头院子有三间屋,加起来也有一百多平。开价是1万8千块钱。
他们卖完县城的小铺子,手头也是所剩无几。
徐父跟徐母商量了,两人一直在村里,有吃有喝,也不花什么钱,还能挣钱。心中身体健康,腿脚利索,还能干个十几二十年的,手里攥再多钱还是要给子孙的,不如现在就给了。
“不管老三缺不缺钱,咱得一碗水端平了,别给兄弟间落下不好。”
“是,一家给1000块钱够了,让他们手头松快点。”
得知老人给帮衬,两家确实是心里松了一口气。毕竟接下来要安家,花的钱也不少。
徐东升也没拒绝,拿了这笔钱准备和店里的收入换成存单。
他家小老二眼巴巴看着,有点可怜,于是就问了:“你还欠你妈多少钱?”
徐国嵘瞄一眼坐沙发上看电视的老妈,比出手势,“还欠1350块钱。”
这是含入股小舅生意的份了,才还上这么多。
林昔无情地补充,“还欠我跟大哥20次按摩、50次洗衣服。”
林慧头也不转,“你音乐老师跟我说要带你去参加少年歌唱比赛,预交500块钱报名费和车费住宿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