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青山还在想着要怎么从校内校外拐人来干活。
可事情的发展出乎他的预料。
四月一日,愚人节。
京城大学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布了关于数学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论与计算科学方向许青山团队的招聘启事。
这也是国内少有的,在top0院校从零开始搭建研究方向研究团队的学者。
其他能够成为学术带头人的大佬,基本上都是自带团队的。
这一点对于国内其他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学生来说或许不算是什么特大新闻,可在数学界那就是宛若新的号角,正在吹响数学研究新生势力诞生的黎明之歌。
仅仅在招聘启事发布的第三天。
就有十几份简历投到了许青山留下来专门负责研究团队运营的邮箱里来,而且这些简历看起来并不差。
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京大、华科大、华清、沪交、江东大等顶尖院校。
其中不仅有二十大几,快三十的年轻博士,还有将近四十的资深科研人员,包括了在江东大学当助理研究员的国内小牛。
许青山看到这些简历的时候还是有些讶异的。
单从简历来看,他们其中不少人其实已经拿到了不错的offer,甚至有的在自己就职的学校拿到长期聘任,已经成功地混了好几年,按照田刚的说法,这些都是在熬资历准备往上继续评职称的。
现在他们竟然也有放弃稳定的工作与生活状态,跑来跟自己这种年轻学者闯一把的想法?
许青山原以为自己还得烦恼。
没想到,果然还是要烦恼,只是烦恼的点变成了如何挑选出最适合的人选。
可还没等他抽时间把那些简历和那些申请人的论文集看完,就睡了一个觉的功夫,邮箱里的邮件又多了几十封。
而且这一次还不只是国内的申请。
当许青山打开邮箱的时候看到那夹杂着英文的邮件标题后,他就知道,这下事情估计传出去了。
果不其然。
许青山打开了自己的邮箱,就发现了他的国外学术友人们都发来了问候的邮件。
有人关心许青山在京城大学的读博和任职问题会不会有阻碍,有没有考虑过改换门庭。
有人惊讶于许青山上次见面还是大学一年级生呢,他们还在筹备着许青山毕业以后如何直接引进来读博,结果现在学术界的小新闻都出来了,你告诉我许青山直接在京大当博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