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回国。
倒是没有出现什么下了飞机就有记者采访这种事。
田刚带队的参会团本身就属于人少规格高的,而本身这场学术会议的级别也很高,眼下华夏和美国之间的消息流通程度还没有那么高。
美国那边的媒体也差不多这个时候才确认了内容属实之后见报,要等到华夏这边注意到这一重大成果,那许青山早就回到家了。
只不过,没等许青山过上两天轻松日子。
京大就又开始张灯结彩地挂上了横幅。
其实平时京大是不怎么爱过横幅的,除非是重大成果,但许青山今年来了学校以后,样样都能算是重要成果。
最低级别的可能也就是ICPC亚洲区预选赛的赛区冠军。
只不过这玩意京大已经许久没拿到过了,庆祝一下也没什么。
用京大某校领导的话来说。
“这个小许啊,实在是太厉害了,他这么快的突破速度,容易让国内认为这些东西它不够份量,所以我想我们要尽可能的特事特办,特人特申,应该要去争取的东西,就要好好争取,不要最后人都留不下来,田院士可是说了,在美国那边就连普林斯顿和纽约州立大学都要邀请呢。”
为了宣传许青山的伟大成果,京大算是把各方各路媒体都通知了。
要是不出意外的话,许青山估计还要再一次新闻。
毕竟华夏已经太久太久没有见到这样的少年大师了。
京大也开始在一些目前能够马上申请的奖项流程中积极参与进去,提交材料,走关系,拉人脉,以周校长为代表的京大派华夏教育界、学术界泰斗力推许青山上位。
许青山毕竟也只是一个大一学生而已,他就连研究生职位都没有。
在很多奖项评选中可能会受到门槛的影响。
同时,这半年来的风光和京大给出来肉眼可见的顶级待遇,也引来了不少人的红眼。
这帮人红眼的不是在许青山的成就,而是京大在许青山身上投入的那些资源,他们自然不相信这些成果是只靠着许青山一个人完成的,证据可以从很多个角度来找。
比如田刚一个院士,为什么非要一开学就收许青山,并且为许青山那么卖命地出力呢?
理由是丘先生要回国到华清搞数学中心,田刚想要在教育方面证明自己比丘先生更强。
又比如,为什么刚刚拿到国家奖项的宗传明会把自己手里综合成绩最好、最能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