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河段是山洪冲击之地,想要再次修建防洪堤坝,耗时耗力见效不高,如果将防洪改为引洪,在首当其冲的李家庄、梅家庄、文家庄等地修建蓄水池,释放山洪之力,再修建多条引水河流……将山洪之水引到梅家庄后面的山箐暗洞之中,便可完成安全泄洪!”
陆远对桥头河下游村庄,土地非常熟悉,听到木老根如此说,心中渐渐有了画面。
“那要修多大的蓄水池?”陆远问。
“如果要永绝后患,那就得让李家庄、梅家庄、文家庄三庄之人尽数搬走,在这三庄之外修建大型水库。闲时蓄水,山洪之时泄水!”木老根回答。
“如此巨大的工程,只怕短短一个月之内是无法完成吧?”陆远继续问。
“只要说服三个庄子的人搬走,可以依托村庄修建防洪堤坝,将山洪放入这三个地区,然后分段引出,如果计划得当,我马帮可出五百劳力,四十天之内可见功效!”木老根接着说。
桥头河段下游首当其冲的李家庄、梅家庄、文家庄本就是低洼之处,每发大水必遭殃。
“那泄洪的山箐暗洞,能泄多少洪水?”陆远问。
“秋季爆发山洪的二分之一不会有问题,那是一条暗河,连接到程海湖!”木老根回答。
陆远和刘平对视了一眼,刘平忍不住好奇地问:“木老前辈,您是如何知道得如此详细?”
“四十年前,沧阳来了一个好县令,在任上十年一直致力于整治桥头河段防洪事宜,那个时候我在他手下当场,如果不是朝廷后来有了变故,这件事至少在三十年前就做成了!”
木老根瘦得像是一张弓,浑浊的眼中似乎充满了故事。
“如此之大的工程,只怕我们沧阳县衙无法作出决定!”主簿刘平说。
“这是你们衙门的事,我不过是提出一个建议!”木老根不屑的说。
陆远盯着木老根看着,“木老前辈,如果按照你所说的方案来做,你可否全权负责这次防洪引流工程?”
“如果陆大人信得过,老朽乐意效劳,但……陆大人,我们之前说的西南粮库的运输工程?”
木老根趁机和陆远谈起条件。
陆远简单思考过后做出了决定:“只要防洪引流过程做成了,大粮仓修建运势就是不是问题!”
陆远仔细琢磨着木老根的方案,对一旁的县衙执事朱贵说:“朱贵,这两天都多和木老沟通,将这个方案写成一份文字材料给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