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这自然是行不通的。
神武宫内。
李承乾正在查看最新汇报上来的一批造册名录。
这是辽东,新罗两地,部分州县上报的土地造册名单。
辽东,这可是后世十多亿人口的粮仓。
但就现在而言,开发的地方,实在是太过稀少了。
在没有小冰河时期的情况下,温暖的气候,最为适宜耕种。
第一次小冰河期,是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
第二次小冰河期,是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
第三次则是从唐末到五代十国再到北宋建立。
如今大唐初立,还有两百多年的国祚,小冰河时期的到来,也是在两百多年后了,这可是十代人。
所以辽东这个地方,自然不可能说放弃。
两百多年种植出来的粮食,那可是真正的天文数字。
那么,怎么才能让辽东土地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呢。
说到底,还是人力资源。
所以,李承乾想出来了个最佳调动积极性的办法,那就是开荒送田。
只要是开荒出来的田地,百姓可自留三层,且能得到官府认可,进行登记造册,并给地契文书。
这样一来,百姓们对于开荒的积极性,将会得到最高程度的提升。
其实严格来说,很多世家是偷摸进行开荒的,然后把这些良田隐没下来,不报官府,也就没有赋税。
当今大唐的世家,大部分也是这么做的。
这就导致人口隐匿跟土地隐匿。
不仅是世家,一些偏僻地方的百姓,也是偷偷开荒种田。
可这是违背朝廷律法的,一旦发现,不仅没收田产,还有巨额罚金跟徒刑,完全没有安全保障,也不能买卖交易。
现在,李承乾允许自留三成,这对于百姓来说,莫过于天上掉馅饼了。
有了地契文书,这些田产不仅能世代传承,买卖交易,还能受到官府保护。
只要努力干,多开荒,就能坐拥数百亩良田。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样的诱惑,是无比巨大的。
就在这个政策实行之后,大量的中原百姓,都已经跃跃欲试,准备移民辽东。
在大量汉人移民辽东的情况下,那么大唐对于辽东地区的掌控,才能彻底的实行下来。
“疯了,这些百姓都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