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太子新政,让这个事情,变得上升到了政治博弈的层面。
一国两政,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太子野心,昭然若揭。
使得李世民不得不慎重对待了。
他是想让太子继承皇位,可想的是继承,不是让太子给夺走了。
太子这么做,有没有把他这个老子放在心里?
长孙无忌疑惑道:“太子增设如此之多的官员,岂非是每年俸禄都是个大数目,这般下去,如旧长久?”
官员俸禄可不是个小数,大唐官员七千余,对于朝廷也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负担了。
房玄龄闻言,看了眼魏征,而后道:“太子消减了六品往上官员的俸禄,尤其是田产赏赐,几乎尽皆消减,所有田产,尽归于神武宫,只是加大了米钱供给。”
“譬如县令原有之俸禄,几乎减半,然门房之俸禄,却又归于公廨支出。”
县令的门房,这就跟后世的秘书差不多,在此前,门房的俸禄开支,都是县令这边自己给的。
但是现在,太子不仅把门房包含在内,包括公廨的食堂厨子,都全部纳入公廨,不再由县令独自承担。
看似县令的俸禄被削减,实则县令只要管自己跟家人,其他的开支全部都算在了公廨上。
这么算下来,俸禄也不能说低了。
加上权力被分走后,真正要管辖的政务也大大减少,也没有之前那么累了。
简单来说,曾经的县令如果不贪,很难过上好日子。
当个清官,只能是两袖清风。
现在的县令不贪,却可以自给自足。
魏征的眉头皱了皱,又舒展开,又皱了皱。
褚遂良有些坐立不安之感,总觉得太子这块,有些针对他的意思。
李世民手持文书,认真的看着。
这文书上的内容,就是关于太子对官员的改制增设,包含官员俸禄具体的各方面章程,规制。
是李道宗送来的。
李世民看得很认真,他也是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在政治制度这块,有着深厚的见解,否则也不会大力精简大唐官员,把大唐初发展成历朝历代官员最少的朝代。
从李世民的角度来看,是精简官员,一切简单处理,减少朝廷负担的同时,也让所有的政务责任变得简单清晰。
哪方面出了错,都可以很轻松的找到责任人。
但是太子如今,反其道而行之,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