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灿或自愿、或不自愿,又拖了十数日,拖到了圣旨、王命旗牌的到来。
再不西征,就会被立斩当场。
熊文灿只能下达了起锚开拔的命令,站在甲板上,回望着渐行渐远的陆地,他知道,这辈子,怕是活着回不来了。
内阁特派的亲卫统领上前来,正声道:“将军,海上风大,请回舱中休息。”
熊文灿转过身,望着刚正不阿的亲卫统领,和其身后数十位亲兵,露出了凄凉一笑。
看来,是要死在这些亲卫手中了。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自己的生命,掌握在这亲卫统领手中,其长子熊曰绘和诸子,以及整个熊家,都掌握在朝廷手中。
如果无法完成夺取马六甲海峡,葡萄牙驻天竺总督府港口的圣命,身死、族灭,必将成为现实。
熊文灿不是李成梁,作为佛门居士,向善之心或许不多,但总会有点,做不到舍弃妻儿老小,携军叛逆的事。
况且,朝廷汲取了李成梁、辽东军的教训,这群亲卫,就是悬在所有军方将校头上的利剑。
敢有叛逆,杀无赦!
至于收买亲卫?
内阁,特别是制定此制、军方出身的胡宗宪、王崇古早就想到了。
大明朝所有将校的亲兵,全部是良家子,将校级别越高,亲兵对大明朝、对圣上的忠诚度越高。
朝廷给予了将校亲兵丰厚的待遇,包括亲兵家眷也有优厚,可以确保亲兵在退役后,一家衣食无忧。
即使是当上亲兵的第一天,发现所护佑的将校叛逆国朝,立斩将校,随后退役。
就当了一天亲兵,都能保证一生富足,谁会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将国中老小的性命放弃,跟着一个将校背叛国朝。
不是没可能,但也可能不大。
副将丁启睿、参将杨鹤、陈奇瑜也登上了甲板,相顾无言,四支亲卫层层叠叠,如壁垒,也如南墙。
回不了头,只有前进。
西征军从万安滩出发,据马六甲海峡仅仅两千多里。
天公作美,天晴、无风,水有波而无浪,十数日的光景,水师兵卒站在甲板上,便能眺望到那又宽又狭的海峡口。
距离海峡第一城,狮城,已然不远矣。
以大明历,正德六年,葡萄牙舰队在老阿方索的带领下,以其先进的火炮技术,对马六甲城进行了猛烈攻击,最终成功占领该城,后又拿下狮城。
在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