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臣工心血之物损毁于偶然之间。
这当然是工费浩繁的事。
但现在朝廷不差钱,也不缺人,内阁众议是想抄录、刊刻十份。
预计要选拔千名善书人,再从内府调拨画匠、砑光匠、纸匠等匠人,由惜薪司、光禄寺和翰林院分别负责木炭、酒饭和月米的供应,待重录完成,再将《永乐大典》抄本归于南京文渊阁。
总体事宜,内阁预计在五年内完成,预算花费在一百万两银子左右。
此事,由内阁中书舍人傅应祯上呈玉熙宫。
得到照准旨意的同时,傅应祯也向内阁传回了消息,圣上闭关了。
为了皇嗣诞生。
圣上从去年大婚之日就逐步不再理国事,只在部分大事上予以决策,其他时候都在操劳。
连续十来日,周旋于皇后、皇贵妃、贵妃和部分妃嫔之间,听说宫里为圣上书起居注的史官都不敢再记了。
一个人,再是天赋异禀,也不能没有休息的时候。
这样写入起居注,以后后人查之,还以为史官在故意荒淫圣上。
幸好。
铁一般的圣上,终于有了休息的想法,史官思绪良久,提笔在起居注上书数字,“婚十日,圣不休。”
内阁奉旨要搞的微言大义,到底什么样还要看效果,但史官是很懂微言大义,很懂春秋笔法的。
内阁头一回觉得,圣上闭关修玄是件好事,龙体要紧。
在张居正等人想法中,圣上至少要再活二十年,不为别的,为了大明朝。
圣上之前的子嗣,死的死,长残的长残,说难听点,废裕王、景王根本要不得。
而传位皇孙。
自古就是祸国之道。
大明朝吃过一次建文皇帝的教训就够了。
所以,废裕王之子,大明朝世子殿下,朱翊钧根本不在内阁所想的未来接过江山社稷的人选当中。
内阁盼望的,是圣上多多降下子嗣,悉心教导,等二十年夺嫡,择一明人继承大统。
圣上龙体安康,龙子多多益善,我大明朝才能如日中天。
傅应祯带回的,算是个好消息。
在一片轻松的气氛中,去年未尽之事,六部新年计划,两京一十三省上报的杂事,五位阁老先后理清,也就到了下值的时间。
五位阁老一同出阁,张居正还问了陈以勤一句,“逸甫,何时离京?”
请陈以勤进京,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