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先生和打水井的工匠一起来了周家,去后山查看一番后,就在烤房上面不到一百米的位置,定下了新水井的位置。
砖头瓦片还有基脚石都陆续送到了杨春燕家,周怀安准备在烤房后面再挖三间酒窖,既可以存酒,也方便以后存放红菇。
安排好后,周怀安跟着徐书记去了镇上办营业执照,找的是熟人很快就办下来了,经营范围:各种山货、以及菌类、农副产品。
国庆后,每月得去工商和税务缴纳十多块的税费。
……
一晃就到了中秋节,周怀安和王桢约好去横山耍,两人一大早就起来收拾了节礼还有进山用的东西,带着孩子跟周怀安一起回了娘家。
到村口,就看到杨冬梅和王桢牵着两个小侄子朝这边走来,两个孩子见他们回来,松开两人的手朝他们跑来。
“九儿弟弟,九儿弟弟……”
周怀安捏住刹车,杨春燕抱着孩子下了自行车,“乖,回去大孃给你们拿糖糖吃。”
“我们有糖。”兄弟俩从兜里掏出一颗糖,就往小九儿手里塞,“小姑爹买的大白兔,好甜的,九儿弟弟吃。”
“弟弟不能吃糖!”杨春燕忙接过糖,“乖,等弟弟大了再给他吃哈!”
“姐、姐夫!”杨冬梅走过来笑着招呼了一声,又说道,“大双小双起来就在念叨小九儿,说要给他吃糖。”
“难怪不得一见到九儿就给他糖吃!”杨春燕听后笑着把手里糖装回兄弟俩衣兜里,你们昨天就回来了啊?”
“不是,做顺风车回来的。”杨冬梅笑着接过小九儿,“姐,以后从宁安回来有班车了。”
新修的班车站,就在杨春燕他们的旅社斜对面一百多米的位置,开始运营后,也能给旅社增加一些客源。
杨春燕惊喜的问:“县城有到乡镇的班车啦?”
杨冬梅笑着点头,“前天开始运营的,我问过售票员,她说到普林镇是早上7点和下午3点各一趟,还有白马和往花市方向镇子也有一班。”
杨春燕想到前世那些招手即停的面包车和中巴车,“路上要停么?”
杨冬梅:“要停,招手就停。”
“那以后去宁安,回家就方便多了。”杨春燕看了看牵着大小双,跟周怀安说话的王桢,“王医生回来了么?”
杨冬梅:“本来昨天回来的,那边有人把他接去看病起去了,可能还要一段时间才回得来。”
杨春燕想到张大军昨天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