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也得打几场硬仗,没想到,清廷这边投降的一个比一个快。
江苏那边好歹有那么几个州府是兵临城下才投的,可山东这边,好嘛,唐军的北伐军刚进山东。
那一份份降表便争先恐后的送来了!
看着自己面前的这厚厚一摞奏表,李奕稍有些无语。
山东不愧是考公大省,果然自古以来都很想进步!
当然了,之所以如此,也不光是因为山东人想进步。
更多的还是因为巨鹿之战爆发前,清廷曾从山东调兵去增援战场。
可结果却是山东绿营甚至还没赶到巨鹿战场,半路上便被太平军给全歼了。
以至于现在的山东空虚的很。
再加上山东属于黄河决口之后的灾区,甚至是重灾区。
在这次黄河决口之前,黄河入海是过河南,经由江苏,借淮河水道入黄海。
但在这次决口之后,黄河却是直接从铜瓦厢那一段,向北改道,变成了经由山东的曹州,兖州,泰安,济南,武定等州府,借黄河故道入渤海。
也就是说,改道之后的黄河,基本上属于是在山东大地上冲出一条河道,然后入海的。
山东,可不就是主灾区了吗?
这这次天灾中,河南和直隶最多算是伤了点皮毛,即便是受灾,最多也就是一两个州府受到影响,灾民最多几十上百万,还算可控。
可山东,那是真正的伤筋动骨了的。
山东的百姓士绅对炸河的清廷岂能不恨?
多重因素叠加之下,这才有了山东的望风而降。
李奕在率军进入山东之后,便驻扎在了济宁州,然后开始着手安排赈灾事宜。
之所以不继续北上,那是因为济宁州已经属于是灾区边缘。
李奕虽然心系灾民,但他自身的安危关乎天下大局,不可能让他真的亲身深入到灾区第一线去。
别说他本身就怕死,没有这个想法。
即便他真的有这个想法,大唐的文臣武将们也不敢让他去冒险,一定是会拼死劝谏。
李奕心系灾民,他能来到灾区,便是对灾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他亲自在灾区进行监督,那些官员们就不敢不把赈灾当回事,也不敢把事情做过线,赈灾的效率必然大增。
但是,李奕如果去第一线,那就不是支持,而是给赈灾拖后腿了。
灾区一线的人力物力本就有限,李奕一但去了一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