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
和平的文书确实不可能持续太久,这也是朱厚照最终选择三年而不是五年、十年的原因。定下的时间太长了,所有人都相信和平会持续下去,当战争来临时谁还有抵抗之力?
三年,不长不短,是一个不错的时间点。
三年之后,说不得攻守易型,时间定得长了,若是束缚了自己的双手那就不太好了,毕竟朱厚照真正的目的,从来不是求一纸文书的和平,而是希望征沙漠,与小王子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对决,彻底将草原的威胁给解除!
朱厚照看着争论的两人,笑道:“有什么好争论的,大明有文武官,文官负责一条鞭法的推行,武官负责边镇整顿,齐头并进便是。虽说这一仗我们损失不小,但毕竟争取到了三年内治与整顿时间,无论如何都不能浪费了。”
李东阳、张懋等人见朱厚照意气风发,对视一眼,会心一笑。
这是一个文武官员大有可为的时代!
文都苏办完事,翌日辞别,然后骑着马便赶回獾儿嘴,出关之后不久,便带了十六个匠人,并在城关之下,递上了一份名录。
巴尔斯、浩斯等将官的名字赫然在列。
刘胜让人验查过匠人身份,确系大明百姓后,将名单交给了苏麟。
没多久,巴尔斯、浩斯等人便被送出獾儿嘴城关。
周尚文站在城墙之上看着这一幕,很是不解:“指导员,为何要放他们回去,这日后岂不是成了心腹大患?”
徐祯卿暼了一眼周尚文,缓缓地说:“为何,自然是为了大局。不放走巴尔斯,小王子不可能心甘情愿离开,到那时,多少边镇都会遭遇打击,他手中可是几万人,五百骑分散开来,肆虐一番,也够我们受的,要知道山西、陕西等地的漏洞可是有很多,你们也不希望他们杀戮我们的百姓吧?”
周尚文低头:“这倒是,只是有些不甘心。”
徐祯卿背负双手,自信地说:“有什么不甘心的,咱们可以抓他们一次,自然也可以抓他们两次。这一次战斗你们看到了火器的威力,三年时间,朝廷很可能会将火器普及至边镇之地。到那时候再抓到巴尔斯或阿尔苏,他们谁来要人都不好使。说到底,陛下考虑的是全局,不只是眼下的野狐岭。”
周尚文明白了。
罗长生抓着佩剑,轻声道:“咱们在巴尔斯的心里打了个楔子,就是不知何时会生效。”
徐祯卿含笑:“不管阿尔苏有没有野心,鞑靼内部都会出现问题,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