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与第三名。
榜眼专门指第二名,是在探花代之第三名之后,那时候宋朝都快没了……
全录取,排名次,这一套下来之后,就显得公平多了,也没什么人跑去西夏了,毕竟西夏的羊肉串也不好吃,风沙也大,还没那么多娱乐产业,还不如待在大宋好……
到了明代,殿试就开始分一甲、二甲、三甲了。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三个人,即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又叫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所谓“同进士出身”,指的是你虽然考得不咋滴,名次在很后面了,但是,这进士身份本来不应该给你的,但好歹你也考上了,那就勉强下,等同看待,你也是个进士出身吧……
相对二甲、一甲,三甲的进士,因为是“同进士出身”,在进士身份上,多少显得不够正,但也别埋怨,朝廷还是给你进士证书的,谁问你,你说自己是进士准没错,朝廷认……
今日,便是大明殿试之日,也是中兴元年首次殿试。
奉天殿广场,一个个蒲团搭配一个个矮小的桌案,上面放了笔墨纸砚。
六百桌案,以左右间隔一步,前后间隔两步的方式罗列开来,占了大半个广场。
随着礼乐起。
邹守益、杨慎、余本等依次进入广场,桌上的序号对应会试时的名次,依次找到位置后,站立一侧。
往年殿试时人少时,往往会在奉天殿内安排考试,但今年六百人,奉天殿实在是摆不开这么多桌子,索性全部都安排在了外面。
朱厚照端坐在奉天殿的宝座之上,目光扫过六部九卿与内阁等官员,抬头看向奉天殿敞开的门,外面站着的一干进士。
礼部侍郎费宏入殿,禀告道:“陛下,已准备就绪。”
朱厚照颔首,起身从御台之上走了下去,平静地说:“那就准备开始吧。”
李东阳、杨廷和对视了一眼,眉头紧锁。
傅珪、费宏也有些拿不准。
既然人都到了,考场也安排好了,你也说准备开始了,那试卷呢,怎么不让人拿出试卷发下去?
傅珪忍不住,询问道:“陛下,这试卷是不是可以发了?”
朱厚照看了一眼傅珪,平静地说:“此番殿试,朕现场出题,并无试卷。”
“啊?”
傅珪傻眼。
李东阳、杨廷和等人忍不住摇头,之前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