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会推脱责任,不过到了这时候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开口道:“我们乃是河南涉县的吏员,正是靠着当吏员捞一把的时候,竟然被朝廷给裁了,连个安置与补偿都没有,这才跑到京师,准备杀几个人,报复朝廷!”
崔元都傻眼了,詹大同听了腰都要闪了。
感情这两个家伙是想当吏员从百姓身上大捞一笔,发家致富,可不成想,竟因为被朝廷精简人员给砍去了……
这应该是去年的事,毕竟为了官员增加俸禄,朝廷没少裁去官吏,尤其是地方衙署,这都规定好了人数,不准超额,更不准带家眷之外的亲戚一起上任,一刀切下去,地方冗吏、冗杂役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也为新俸禄推行做好了铺垫。
这事虽然引发了许多人不满,但吏员、杂役大部都是本地人,没了差事家里还有地,该干嘛还能干嘛,不满归不满,可没人敢公开了闹事,更没人敢冲击衙门,干出杀官造反的事来。
没工作是小,没性命是大,这些他们还是能分得清楚。
可自新俸禄标准公开之后,那些被清出去的官吏可就更郁闷了,更有不少人待在家里砸东西,指着桑树就问候起来槐树,有人还会做点稻草人的手艺活,总之,就是感叹不公,好处没自己的……
即便是如此,也没有什么乱子,人都被清理出去好几个月了,朝廷新俸禄和你们有啥关系,再说了,不满又能咋滴,难不成报复朝廷不成?
但凡神志正常的人就不会干这种事,可偏偏有不正常的,王大隐、周邦就是,原因很简单,王大隐是去年二月份花钱买来的典史,正撸起袖子准备捞钱时,朱厚照下了旨意,两税免了,徭役按住。好不容易熬过十一月,眼看着第二年不免两税,可以捞好处了,谁成想被赶了出去,典史当不成了……
钱都花了,一点油水也没捞到,这王大隐自然不干,找贿赂的知县王问说话,结果王问根本不见,什么贿赂不贿赂的,这可是事关三代的事。
知县王问不承认,王大隐一怒之下,便找来同样不满朝廷的周邦,这就进了北京城,准备报复朝廷,理由是官员没一个是好东西,杀几个给皇帝看看,死也要将收了好处不办人事的知县王问给拉下去。
崔元听完供述之后,看向詹大同:“这就是一起小案件,不值得留在诏狱,转送刑部吧。”
詹大同问道:“那要不要上奏陛下?”
崔元想了想,点头道:“还是需要奏报。”
朱厚照虽然没有亲自出面,但十分重视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