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总觉得不太满意,不是担心太普通,就是怕和哪家已经有的孩子重名了。
爸妈自己也费劲了心思,翻来覆去地念叨着各种字眼儿,一会儿觉得这个字寓意好,一会儿又觉得那个字叫起来顺口,但组合在一起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就在大家都愁眉不展的时候,本家的一个堂姑过来玩儿了。她刚站在门口,瞅了妈妈怀中吃奶中的我,随口就说了一个名字,嘿,没想到居然就是我如今的名字呀!爸妈一听,顿时眼睛一亮,相互对视了一眼,仿佛有种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感觉。姐姐们也纷纷点头,觉得这个名字既顺口又好听,而且还不用担心重名的问题了。
就这样,我就有了现在这个名字,仿佛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我这一世要重新书写自己的人生呢。
题外:我叫小平,在母亲去世后的第25个母亲节夜晚,抱着女儿睡着后再次睁开眼,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1982年,我出生的这一天。
望着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家和爱我入骨的爸妈,耳边叽叽喳喳的几个小姐妹的吵杂声,心中五味杂陈,既有着对重活一次的庆幸,又有着对未来未知的忐忑,沉沉的睡去了。
第15章童年时光
1983年的春天,河南的农村处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清晨的阳光轻柔地洒在大地上,驱散了夜间残留的丝丝凉意。
村子里,家家户户的小院都被嫩绿的藤蔓环绕着,那刚冒头的豆角秧和丝瓜秧,顺着篱笆努力攀爬着,仿佛在和春天的阳光较着劲赛跑呢。
田野里,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田宛如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涌起层层金色的波浪,那浓郁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引得蜜蜂和蝴蝶在花丛间欢快地穿梭着。
就在这样美好的春光里,我开启了九个月大时的语言沟通模式,奶声奶气地和家人交流着,看着家人们那惊喜的笑容,我的心里也暖乎乎的。
夏天的许昌农村,那热辣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
中午时分,村子里的土路被晒得滚烫,走在上面,都能感觉到热气透过鞋底往上直冒。
村头的那棵老柳树,枝叶繁茂得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树下纳凉的人们遮挡着炽热的阳光。
老人们坐在树下的小凳上,摇着蒲扇,悠闲地聊着家长里短。
我一岁多啦,迈着还不太稳的小步伐,跟着家人来到田间地头。
此时的田间,那可真是一幅热闹又充满生机的画卷呀。大片大片的玉米苗长得郁郁葱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