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昭昭回到了如今的镇国公府。
高大的门楼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重,门楼上的牌匾已经换掉,由当朝太傅闻彦殊所提,工匠按照其字迹雕刻而成。门外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圣上亲笔御赐的“护国柱石”四个大字。
国公爵位世袭三代,镇国石碑万世流传!
这是圣上给大梁全体军人的一个态度,将士在前方浴血沙场,朝廷定在身后护你子孙平安荣耀!
府中各处都有修缮过的痕迹,如今正厅和各处院子的门全部换了,再也寻不着那些血迹与刀痕。
沈仲行带了沈氏子弟过来帮忙,他们手脚麻利地把马车上的东西卸下,将各类物品归置好。一时间,人往来的脚步声与搬动物品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国公府再不复往日的死寂。
沈昭昭依旧是住在出阁之前所住的珍珑阁,这里有一个兵器房,那是沈昭昭曾经练武的地方。房中存放着她练过的武器,君子剑、鸳鸯刀、银羽枪、落霞弓,每一件武器都是一段回忆的见证者。她曾经是师门最天才的弟子,梦想有朝一日,能随父兄一道上阵杀敌。
南越一役后,母亲哭得眼睛都快瞎了,对她只有一个要求,要她嫁人生子,从此放下武器不再以战场为念。
她自小一身反骨,什么事都爱跟父母对着干,最是不愿意按照别人规划的道路前行。唯独那一次,她很听话,跟着母亲和嫂子学掌家管账理府。天才学什么东西都很快,家人都说,她没有成为最好的女将,一定可以成为最好的主母。
但是母亲错了,她也错了,她那时应该叛逆的。如果她不嫁人,好好地守在家里,凭她的武功,绝不会落得个满门覆灭的下场。
但她也始终想不通,西晋探子为何要这样做。朝廷给出来的调查结果是,曾经在西晋胜算最大的一次入侵时,父亲宁远侯以一万将士退了他们十万兵马,令他们觉得羞辱。
这次他们卷土重来,又被外祖父顾老将军和苏光耀他们击退。在战败之时,他们决定派出所有在京城的探子灭了宁远侯府。
这番解释看似合情合理,但其实完全经不起推敲。
培养一名扎根于敌国京城的探子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其中所耗费的资源与心血皆是难以估量,可以说每一个成熟的探子都有着非常珍贵的战略价值。他们没有道理赔上所有的探子,去杀一些根本不能上战场,也无法左右朝堂局势的老弱妇孺,就只为了出一口多年前的恶气。
这笔买卖太不划算,没有任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