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要将新政彻底贯穿到底,进一步打压当地的世家大族?还是李唐朝廷又推出了针对世家大族的新政?事关天下世家大族,作为范阳卢家长房的卢承庆心下警惕起来。
“岭南道甄选士子采用的是旧制,各州道自行选用士子为官,优秀者可以被推荐入朝为官,岭北的我们也可以再次启用旧制,允许洪州七州一府遵循旧制选用一定数额士子,这样在保持世家士子与乡贡士子的既定数额基础上,又多了旧制选出来的士子。如此,洪州的士子数额相比只靠新制就多了数额。”李元婴说道,说完这条他没有继续往下说,眯着眼睛看着卢承庆。
卢承庆思索一番,点点头。
虽然开科举打破了皇室和世家共掌天下的局面,越来越多的普通士子参与治国,但是科举并不是只对普通士子开设的,世家士子也能通过科考入士,占据了一部分名额。纵观天下士大夫世家士子占了大多数,入士后更有普通士子封官后倒戈世家大族一方,依附于他们,这样说来皇室真正笼络的人才并不多,并没有完全打破与世家共掌天下的局面。
尤其是在洪州新政并没有完全稳定下来的时候实施旧制,可以说李元婴在倒行逆施,公开反对李唐王朝的新政,在帮助世家大族打李唐王朝的脸,卢承庆乐见其成。
“其二,鼓励一些士子参加书学、算学、律学科举,多为朝廷输送一些这方面的人才。我个人出资成立一个画学书院,招收士子,家境贫寒、资质好,肯吃苦上进的士子可以免除束脩,生活由书院负担。”李元婴见卢承庆不说话,又说出了第二条。
“滕王殿下高义,卢某替洪州士子谢谢滕王殿下。”卢承庆拱手称赞。
这一条无关紧要,科考除了已经停考的秀才科,明经科与进士科是众多士子最为看中的,象书学等其他科参考士子人数少之又少,即使能培养出这方面的人才,他们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几乎不可能担任要职,更多的是副手,甚至于毫无地位可言的吏人。
李元婴推崇这条,要是做好了,朝廷也不会少了他卢承庆的功劳,他没理由反对。不但不反对,还要极力赞成。
“其三嘛,就是科考的事儿了,这次春闱之后科考要有大的变动。”李元婴往前探探身子,眼睛看着卢承庆没继续多说。
“滕王殿下可是指的《五经正义》?”卢承庆思索良久才慢慢说道。
秀才、明经和进士三科考试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那就是以哪家的经典注释为考试蓝本。
儒家经典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