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的宫殿中,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落在大理石地面上,映出一片金色的光辉。
扶苏公子身着华丽的朝服,心中却难掩忧虑。
他知道,今天他将要觐见的,是他的父皇,始皇帝嬴政。
自幼以来,扶苏一直是父皇的骄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意识到,父皇所推崇的“法治”与他心中所向往的“仁政”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扶苏走进大殿,殿内气氛凝重,始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威严而不可侵犯。大殿两侧,文武百官肃立,个个神情凝重,似乎在等待着什么重大决策的宣布。扶苏心中一紧,深吸一口气,向父皇行了一礼,语气恭敬而坚定:“父皇,儿臣有事请教。”
“说。”始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岳,令人心生敬畏。
“儿臣认为,治理天下应以仁政为本,减轻百姓的负担,减少苛捐杂税,让人民安居乐业,方能长治久安。”扶苏的声音清晰而坚定,他知道这番话可能会引起父皇的不满,但他必须说出自己的想法。
始皇帝微微皱眉,目光如炬,直视着扶苏,仿佛要看透他的内心。“你可知,国家的根本在于强大的军队与充足的粮草?若减轻税赋,如何能扩充兵力,攻打匈奴?”
扶苏心中一震,他知道父皇对匈奴的仇恨根深蒂固,始皇帝自登基以来,便将统一六国与攻打匈奴视为自己一生的使命。然而,扶苏却认为,单靠武力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只有赢得民心,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父皇,匈奴虽强,但若百姓安居乐业,愿意为国效力,士兵的士气自然高涨,战斗力也会大大增强。仁政能让人民心甘情愿为国家出力,而非被迫征战。”扶苏试图用理智说服父皇。
始皇帝的脸色愈发阴沉,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思索着什么。“你可知,仁政在历史上屡屡被证明是无效的?若人人都以仁义为先,国家如何能立足于强敌环伺的局势中?”
“父皇,历史的教训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一味地重复过去的错误。仁政并非无能,而是智慧的选择。若能让百姓心向朝廷,国家自然能强大。”扶苏的声音愈发坚定,他知道,自己必须坚持自己的立场。
“你这是在教我如何治国?”始皇帝的声音陡然提高,语气中透着不满与愤怒。“朕一统六国,建立秦朝,靠的就是铁血手段与强大的军队。你若如此执迷于仁政,岂不是在妨碍国家的根本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