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下山,累死了,但要是把这路修好了,就可以用马车拉麦子下山,没有马车,最起码也可以用独轮车,这总比挑麦子下山要好一些,而且我们山上有这么多果树,这都是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财富,我们把这做成果脯或者是水果罐头,这运输下山又可以赚多少钱。”
商农当初上书给徐凡,想要放开乡里之间的徭役限制,但徐凡因为种种的顾忌,终究还是放弃,并且和商农说了朝廷的担忧。
商农也认可了徐凡的担忧,后面他决定干脆用农家的力量,组织起农户,让他们自己修水利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农家是民间组织,农户也是维护自己家乡,自然说不上徭役了。
但有个农户道:“我等还要去县里打短工赚钱,要是留在乡里,这损失谁来弥补。”
男耕女织的生活已经被大汉的工业化彻底摧毁,但农户自己也找出了其他来钱的方法,大汉没有徭役,农户就不需要困在土地上,他们就可以在农闲时期去打工。
那大汉处于大建设时期,大汉朝廷每年要建设两三千米的轨道,这需要大量的劳工。
和地方上的郡守县令,需要政绩,他们也需要建设大量的工程,像修渠道,修水渠,修桥梁,而这些通通都需要大量的人。
这些工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每年农闲都有大量的农户进入这些工地打工,虽然每个月只有几百钱,但这对于那些种地的农户来说,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所以吴越说要修路,修水渠,很多农户不乐意,这些工程显然是不可能给钱,同时也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差不多要浪费他们两三年打工的时间,再加上修路也要他们出钱,这一里一外,他们最起码要亏几千钱。
所以只要稍微一算账,本地的农户就不会乐意做这样免费的事情,虽然修好路对他们也有好处,但这个好处就是在几年之后的,而且还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而他们损失的利益却是实实在在的。
大部分村民都是支持这个想法的,不过却有农户赞同修路道:“这是为自己做事说什么弥补,修了水利之后,你家田地多出来的麦子,这不就是收获,这事情对大家都有好处。大家应该一起出力,就像吴夫子说的,把路修好了,我得把麦子运输出去,那也省力气。”
“这路几百年来不都是这样,我们老祖宗都走过了,难道我们就不能走,修好路虽然好走能省力,但我们农户缺乏力气吗,我们是缺钱,与其这个力气在修路上,还不如到朝廷的工地上赚点钱。”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