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17岁的少年组,18岁~26岁的青年组,以及26岁以上,通常只有职业音乐家参加的专业组。”
“那你参加的是青年组?”林天问。
“专业组啊。”
“啊?”
“年龄只是一个参考啦,理论上成绩够了,所有人都可以破格进入专业组。”
“.”
“原来如此。”
以前听他们总说什么“天才大提琴家”,林天还没有什么很确切的感受。
现在这么一听,感受一下子就清晰起来了。
说什么“成绩够了”.听起来,好像破格参加很轻松的样子。
事实上,林天翻阅参赛名单。
18岁的甘言雨.毫无疑问是专业组里年龄最小的。
“也没你想的那么夸张啦。”
似乎是注意到了林天的眼神变得微妙起来,甘言雨连忙接着解释,
“其实,说着是全年龄,现在已经很少会有超过40岁的前辈参加这样的比赛了,大部分达到一定年龄的前辈,都已经有了足够的成就和资历,他们不需要通过‘鹦琴杯’这样的通道,就可以直接受邀前往龙琴杯邀请赛,并且参加的也不是‘专业组’,而是带着表演性质的‘特邀组’。”
“同样的,他们想要参加一些有影响力的国际大赛,也有自己专门的参赛通道,不需要跟我们这些年轻人竞争。”
“.”
林天听懂了。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40岁以上的音乐家,就不太可能参加这样的比赛。
因为人家有荣誉加成,有自己的绿色通道,即便要参加,基本上是直邀参加大赛。
不过,这么说好像有点不把“40岁以上,仍然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荣誉”的音乐家当人看。
话说回来。
通过这样的绿色通道参加,在龙琴杯上,打的也是供人欣赏,对抗性很小的表演赛,有点像那种“你们其他选手好好对抗”,“我们这些大师上来秀一秀”的感觉。
很帅,但是如果站在目标是奖杯的角度,即便拿了邀请组的冠军,也没含金量。
真正有含金量的,还是专业组的冠军。
这里面就很有说法了。
往深层次来说:
40岁以上的音乐家参加的音乐赛事,跟前世大多数音乐比赛一样。
表演性质>实际意义。
而且颇有一种“文无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