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rec拍摄的过程中,无法进行戏外讨论。
而rec没有出现时,可以和其他演员讨论戏外话题,或者讨论接下来的剧本演绎。
【三、电影剧本结局并不固定】
【四、一部分演员在进入片场前,需要确定自己的扮演形象。】
【五、角色动机要与演员现实情感动机一致。】
【六、在拍摄结束后,会给演员颁发各种奖项,若演员在电影后存活,那么就有可能将会获得与电影中角色经历有高度关联的异能。】
【七、在拍摄过程中,可能出现只有你自己能看到的剧本选择,若选择了剧本提供的某种可能性,那么剧本的预言则必定实现。】
……
夏守一条条把规则看完,心里对这次的电影有了大致的看法。
在这场电影中,反派具有几乎绝对的优势,这是电影风格所确定的规则。
但这条规则只是最初的规则,并不是无法改变,导演拍摄的电影,结局绝不确定。
电影中任何一名角色都有达成目的的可能,剧本会操控整个故事的发展。
资料中提供的案例里,有五级收尾人进入电影,结果被凡人杀死的。决定演员命运的,是演员本身和电影的相性。
相性很差,行为和精神状态非常容易出戏的,那么很快就会杀青,表演的片段也不会剪辑进最终的成品中。
决定演员死活的,不是剧情需要,而是两个冲突人物间演技和重要性的对决,以及对电影的理解。
最佳案例是一个叫做《孤儿黑月夜》的电影。
这个电影的主题是一个拥有超能力的连环杀人魔,进入一家孤儿院疯狂屠杀的故事。
在设定中,这个杀人魔几乎没有弱点,皮肤可以防御子弹,行动迅速,身手敏捷,力大无穷,唯一的弱点也是由自身的变态心理导致的。
他喜欢慢慢虐杀受害者,这让他的杀人效率大打折扣。
而要面对这样一个杀人魔的群体,是一家孤儿院的全部成员。
孤儿院里除了孤儿,就是院长、老师这类没有战斗力的成年人。
在无法联络外界,也无法逃出孤儿院的前提设定下,最后是一个孩子杀死了这强大的,几乎不可战胜的杀人魔。
那个孩子在院长的蜡像馆里扮成蜡像,躲过了杀人魔的搜索,并最后找到杀人魔的弱点,给予了对方致命一击,成了整场电影唯一的幸存者。
本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