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尊称公公,谑称太监,鄙称阉人,本属社会底层之人,但因拥有"皇帝身边人"这一稀缺资源,内中腾达者的地位之高,权力之大,人脉之广,不可想象,以至中国历史上、有个皇帝竟以"朕之父母"谓之。欲知详情,请看本文。
所谓"阉人",就是将男性命根中的生殖因素去除。因于这种做法太过残忍,大凡有路可走的父母,不会让儿子去捧这一饭碗。
张让,出生年月不详,颍川,即时下河南省禹州市人。因模样清秀,言行乖巧,被汉桓帝刘志欢喜,择为小黄门,近身侍奉自己。
宦官赵忠,"侍奉周全卓越",被汉桓帝封为都乡侯。赵忠因此自以为是,结果遭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公元165年,赵忠被黜为关内侯,食本县租千斛。赵忠失宠,张让上位,风光一时无限。
扶风县有个名叫孟佗的人,家产殷实,不仅经常贿赂张让府中那些类似时下秘书或警卫的监奴,而且还将自己的女儿及亲戚家的女性,奉送这些监奴们玩乐。到了后来,竟然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监奴们感激万分,询问孟佗:"你对我们这么好,我们该回报你些什么呢?"
孟佗说:"如果你们觉得非要回报我的话,以后路上相遇,给我揖拜一下就可以了。"
公元168年,汉桓帝刘志驾崩。汉灵帝刘宏即位。因于刘宏续宠宦官张让,巴结张让的人成千上万。孟佗这天前去拜见张让,因府前停满众多马车,他就等在后面。与孟佗交好的那几个监奴知道后,就带着一群监奴,用桥子将孟佗抬进府门。那些尚在等待的宾客们,无不认为孟佗和张让的关系非同一般,便去孟佗府上,恳求孟佗"关照"。孟佗就将收下的一些奇珍异宝,转送张让。张让大喜,举荐孟佗当了凉州刺史。
由于汉灵帝亲近宦官,东汉朝廷的政治生态一片昏暗。当年被贬的赵忠,重新返回皇宫。史载,刘宏最为宠幸的宦官有张让、赵忠等十二人,全被授任中常侍,因内中两人命短,余下的也就有了"十常侍"之称。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郎中中山张钧上书汉灵帝:"张角兴兵作乱,成千上万民众跟他,根源出在十常侍,应该诛杀他们,以谢国人。如此,不须用兵,大寇自会消散。"刘宏竟把张钧奏章交于张让等人读看,然后大骂张钧:"疯子,你真是一个疯子,十常待中,难道就没一个好的吗?"
张钧不服,连续上书,内容与初奏一样,但每次都被扣压不报。宦官们恼及,唆使廷尉、御史等人,问罪张钧私学黄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