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时,有次贪玩逃学半天,结果被老师告知父亲。父亲没有揍我,而是给我讲了个"邴原泣学"的故事。讲毕,父亲问我:"你是不是想等我死了再去泣学啊?"这话吓得我从此以后,再也不敢逃学了。
邴原,出生年月不详,别名龙腹,字根矩,北海朱虚,即时下山东省临朐县人。
邴原十一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邴原家境本来就很贫穷,父亲的离去,更是雪上加霜。成了孤儿的邴原,十分羡慕村里父母健在的同伴。更让他难受的是,每当他想去找这些同伴玩耍时,他们都背着书包去学堂读书,而这个学堂,恰恰还在他家附近。
邴原有时单独经过学堂时,便会情不自禁地停下,聆听学堂里飘出的朗朗读书声,听着听着,就感悲伤。这天,邴原蹲在学堂旁边流泪,凑巧被老师看见。老师问他:"孩子,你悲伤什么啊?"
邴原哭道:"我是一个孤儿,家里因为贫穷,无钱供我上学。那些能够走进学堂的孩子,都有父母或兄长照料。我在这里悲伤,一是羡慕他们没有成为孤儿,二是羡慕他们能够走进学堂读书。"
老师沉呤片刻,说:"你想读书,可以啊。"
邴原叹道:"我没学费!"
老师说:“如果你有坚定的读书志向,我白教你,不要半分学费。"
就这样,邴原入了学。仅一个冬天的时间,就会背诵《孝经》与《论语》。
邴原长大后,想远行求学,便去安丘拜访名士孙崧。孙崧反问他:"您家乡的郑君,你知道吗?“
邴原答:"知道。"
孙崧说:"郑君学贯古今,博闻强识,你舍近求远,跑了一千多里路来找我,这是为何?刚才你说知道郑君,这很反常啊。"
邴原说:"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苦药良针。不过先生没有完全了解我的内心志向。其实人各有志,各有打算,这才既有登山采玉的人,也有入海采珠的人。您说我舍近求远,不找郑君,是不是认为我是一个愚夫?"
孙崧向邴原致了谦后说:"兖州、冀州的士人,我认识很多,我给你写几封介绍信。"邴原觉得拜求老师,需要自然契合,既然你不肯教我学识,何用介绍?于是把信藏了,另求他师。
邴原在外游学期间,常与挚友、名师谈诗论道。文人喜欢以酒助兴,但担心饮酒会荒废学业的邴原,决心戒酒。后来学成回乡,他仍坚持酒不沾唇。
邴原与华歆、管宁三人,因才华出众被称"一龙":华歆为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